9
天主教醫院牧靈義工通訊 Catholic Hospital Pastoral Care Volunteer Newsletter 心窗 第八期 20101008 Oct. 2010 專訪推廣CPE的先行者 何桂萍修女 神職人員、牧靈及醫療工作者眼中的CPE 基督教CPE在香港的歷史與發展 CPE如何改變了我?」

Catholic Hospital Pastoral Care Volunteer Newsletterhpc.catholic.org.hk/userfiles/8th issue newsletter 1010.pdf · 驗。到了有充足的資金和適當的地方去修讀成為cpe督導員後,香港cpe課程的起步又遇到另一大問

  • Upload
    others

  • View
    3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Catholic Hospital Pastoral Care Volunteer Newsletterhpc.catholic.org.hk/userfiles/8th issue newsletter 1010.pdf · 驗。到了有充足的資金和適當的地方去修讀成為cpe督導員後,香港cpe課程的起步又遇到另一大問

天主教醫院牧靈義工通訊

Catholic Hospital Pastoral Care Volunteer Newsletter

心窗 第八期 2010年10月

08Oct. 2010

專訪推廣CPE的先行者 ─ 何桂萍修女

神職人員、牧靈及醫療工作者眼中的CPE

基督教CPE在香港的歷史與發展

「CPE如何改變了我?」

Page 2: Catholic Hospital Pastoral Care Volunteer Newsletterhpc.catholic.org.hk/userfiles/8th issue newsletter 1010.pdf · 驗。到了有充足的資金和適當的地方去修讀成為cpe督導員後,香港cpe課程的起步又遇到另一大問

2009年CPE秋季課程的學生及督導合照

陳志明副主教頒發督導証書

臨床牧靈培訓課程 (Clinical Pastoral Education) 簡稱 CPE,是一項專業牧職訓練課程,目標是關

懷和牧養處於困境的人。

起源

CPE早在1920年代中期,由美國麻省的一位牧師柏易遜 (Rev Anton T Boisen) 推動下誕生,他堪

稱為CPE的創始人。柏易遜曾因精神病住院,期間覺悟到有必要打破醫學和宗教的藩籬,他認為當人

處於困境時,亦是靈性上醒覺的轉機。於是他開始招收神學生駐院,接受臨床培訓,並與醫療人員組

成團隊,為病人提供全人關顧。這計劃十分成功,其後有更多團體開辦臨床牧靈培訓課程,訓練的場

地亦不限於醫院,已擴展到大學、復康中心、兒童院、老人院等等。1967年,Association for Clinical

Pastoral Care Education (ACPE) 在美國成立,訂立CPE培訓標準和資格評審,現已發展為國際性網

絡,接受課程的學生來自不同國家、種族和宗教。

ACPE 網頁-http://www.acpe.edu/

香港教區的CPE發展

香港教區的CPE課程和督導培訓,早於1970年代由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的何桂萍修女開始 (何

修女專訪刊於第3頁)。1991年教區醫院牧民委員會成立後,CPE培訓由主席暨CPE督導、寶血會的王

秀玲修女負責至1993年,1995年中Sr. Anne Ryan 任主席時錄用杜敏萍女士為委員會CPE署理督導,

專為牧靈同工、神學生和有興趣人士提供CPE培訓。委員會先後保送幾位有資歷的同工到菲律賓接受

CPE督導培訓,並於2007年成立CPE督導團並開辦督導培訓課程,在2008年成立督導考核小組以及

督導支持小組。現階段督導團的成員包括兩位署理督導及兩位見習督導。同時為配合牧靈專業化之發

展,令CPE培訓達至國際水平,委員會先後邀請美國、澳洲、菲律賓及台灣的資深CPE專業督導來港

開辦課程、研討會,並制定相關課程的標準。

委員會現計劃每年開辦多班CPE,課程包括為期十週的全日制課程及為期二十五週的持續培訓

課程,以增加受訓人員的數目。為培訓有志投身義務工作的人士,委員會更開辦不同程度的訓練班:

「醫院牧靈義工證書課程」是為期六週共十八小時的基礎課程,學習牧靈理論及探訪技巧;「醫院牧

靈探訪證書課程」則是一個為期十週共卅小時的臨床實習培訓,可說是CPE的基本導修課程。有志深

造、加入牧靈專業行列的義工,亦可修讀CPE持續培訓課程。

1 2

CPE課程內容

香港教區舉辦為期十週之400小時CPE全日制密集式課程,特別為在職醫院牧靈工作者和有志從

事醫院牧靈服務者而設;為期二十五週、每週一天之CPE持續培訓課程,則為現職醫院心靈關顧者及

醫院牧靈探訪義工開辦。學員從培訓過程中,發展及肯定自己作為一個醫院牧靈人員的使命和專業身

份。課程包括:臨床實習、逐字報告、個人及神學反省、專題講座、小組研討以及個別督導等。鼓勵

參與此項課程的每一個學員必須抱持開放的學習態度,願意檢視自我內在的真實關係、心態、價值觀

及對生命、痛苦、死亡的承擔。

在培訓過程中,學員在臨床牧靈督導的引導下,與內在的自我、同組學員及服務對象建立彼此信

任、關愛關係和相互承擔的境況中,學習有關牧靈關顧的知識和技巧,並到指派的醫院,為病人、病

者家屬及醫療團隊提供牧靈關顧服務。在特別情況下,學員或會被指派到教會、堂區、學校或監獄服

務。

未來展望

  在邁向專業化的新紀元,醫院牧民委員會將繼續與國際的臨床牧靈培訓機構合作,好能不斷

提升牧靈服務的專業水平,打造出一個著重靈性關顧及更完善的「全人治療」之醫院體系。

醫院牧民委員會於2009年周年大會上頒發CPE証書

2009年CPE春季課程的學生及督導合照

2009年CPE夏季課程的學生及督導合照

認識臨床牧靈培訓課程(CPE)

Page 3: Catholic Hospital Pastoral Care Volunteer Newsletterhpc.catholic.org.hk/userfiles/8th issue newsletter 1010.pdf · 驗。到了有充足的資金和適當的地方去修讀成為cpe督導員後,香港cpe課程的起步又遇到另一大問

3 4

神職人員及牧靈工作者眼中的CPE採訪、攝影:陳柊妤、劉鳳霞

撰稿:陳柊妤

牧靈工作者尹永發:成長於六次CPE課程中

牧靈工作者尹永發 (Peter) 由83年開始上CPE,起初在理性上覺得需要訓練自己,一向自以為剛

強的Peter當初不明白同學們為什麼要哭:「2002年是我第四次參加CPE課程,我終於也哭了!我那

厚厚自我保護的牆終於塌下來了!我以前太過保護自己,過於理性和保守,很怕別人知道自己太多的

背景。1999年我太太的離逝,使我的人生承受重重打擊,我內心很恐懼、傷心和憤怒,負面情緒積壓

彷如垃圾堆一樣的臭,其實自己已經撐得很辛苦了。經過何修女的柔和鼓勵、引導,我軟化了、被釋

放了,我在小組裡哭了出來!」這次課程後令他對世界有了更多的信心,更懂得接納自己的局限。

不斷參加CPE課程,令他不斷的成長。Peter發現不只是工作的需要,更是個人的需要:「CPE幫

我發掘出自己的潛質、肯定了自己的能力,帶給我自由,令我感富有和喜樂!」他大力鼓勵同事們參

與CPE課程,在牧靈和牧民的工作上,提供更深入和更好的服務。Peter將迎接第七個CPE課程,希望

自己能再開放點,學習去欣賞生命中的「喜」,不只是集中看死亡。

何桂萍修女:一個召叫

「做修女是一個使命、召叫,開辦CPE課程也是一個召叫。」何桂萍修女是香港CPE課程督導的

其中一位先行者,自1983年開始任教接近20年之久。她憶述當年由其修會委派到菲律賓修讀CPE,直

到在香港成功開辦CPE課程,其間摸索了六、七個年頭,當中經歷了不少困難。

推廣CPE困難重重

七十年代,何修女進修CPE課程回港後被委派到明愛醫院正式成立牧靈服務,在推廣上遇到很多

困難,儘管醫院院長發放了通告准許何修女進病房探訪病人,但很多時因醫生巡房及護士正在忙碌工

作中,而被請出病房。何修女並沒有灰心,更想辦法與他們打交道、講好話。「能夠進入醫院病房探

訪病人,我真是很開心!」這為醫院牧靈服務和CPE課程建立了一個很重要的平台。

由於何修女當時未有CPE督導專業資格,故由牧靈義工訓練課程開始,累積教學和探訪病人的經

驗。到了有充足的資金和適當的地方去修讀成為CPE督導員後,香港CPE課程的起步又遇到另一大問

題:沒有學生!當時大家對CPE都很陌生,且十個星期不工作,還要自費上CPE,不是很多人可以負

擔的。何修女常被人冷嘲道:「修女你就不需要憂柴憂米,但我可要吃飯啊!」但何修女沒有氣餒,

她深知要將CPE推廣開去一定需要時間:「不怕!天主有這麼多時間,用天主的時間吧!」與此同

時,基督教團體也開始關注牧靈的需要,一起推廣CPE課程,在教會充足資源的支持下,基督教CPE

日後的發展比天主教更快。

CPE課堂彷如是一鬥獸場

何修女最感喜悅的是見到學員的蛻變:「教CPE很費心,各人特質都不同,要尊重學員,不可勉

強,看到學員有問題又未釋放到,很替他感辛苦,當差不多想放棄他時,他就在這一瞬間轉變了。實

在是天主聖神在他身上做的神功!」在2002年最後一次執教CPE的她,金盤洗手後放下推廣CPE的重

擔,感到很輕鬆:「教CPE很辛苦,雖然一班只得幾個學生,每次都要非常專注、很用神,彷如鬥獸

場一樣,每教一次,白頭髮會多一點。」

陳永超神父:生活在世上可經驗天堂

1994年還是修士的陳永超神父 (超神父) 參加了由何修女督導的CPE課程,感受到這課程對他生命

有很大的轉變:「我也是被打開頭腦的其中一個,學懂接觸自己內在的感受,關顧自己的需要,認識

真實的自我,自由自然去表達自己,與別人連結,真正表達那份關心和關懷。當中學到關顧的部份,

第一個受惠者是自己!」他還深深的記得,在CPE課後檢討時他表達:「參與這課程令我發覺,生活

在世界上可經驗到天堂的感覺。」就是在人際關係中,大家去開放自己、去關心、去愛,互相坦誠表

達,去接納。超神父在CPE認識的一班新朋友,就是這樣的彼此明白,雖然不是常常見面,但心靈連

繫,生命中多了一份支持。

「肯打開自己,我便能改變世界!」

超神父認為CPE的應用對神父在堂區牧職有很大幫助,尤其在牧民工作上:「肯打開自己,我便

能改變世界!」牧靈關顧不是只用在醫療場所,在實際生活環境裡更時時可應用到,甚至可令團體建

立一個更緊密的關係。超神父經歷了多次這種正面能力:「作為神父,我們已有先天的優勢被信任,

但自覺不只因為自己是神父。我從CPE學了一些很具體人際關係的技巧,彼此尊重,開放自己之餘亦

要懂得保守彼此的秘密、學懂聆聽和回應對方,幫助對方去開放自己回應心靈的聲音,加深去認識自

己。當接觸過自己的人,他們都起了變化,他們會開放一點去分享自己內心。」

修讀CPE課程的學員必須有宗教信仰背景,何修女認為這是因為信仰會給他們對生命有一種希

望。超神父表示有信仰的人對生命有信念,CPE學習關顧心靈上的完整,不止是肉體上和心理層面,

更核心地提升信仰的層面。

最後,何修女期望未來有更多CPE督導一起去推廣課程,教區能給予更多的支持和資助。她對自

己之前的貢獻作了一個總結:「 What I have done is good!」

受訪者合照(左起);陳永超神父、何桂萍修女、牧靈工作者尹永發

Page 4: Catholic Hospital Pastoral Care Volunteer Newsletterhpc.catholic.org.hk/userfiles/8th issue newsletter 1010.pdf · 驗。到了有充足的資金和適當的地方去修讀成為cpe督導員後,香港cpe課程的起步又遇到另一大問

5 6

醫院內的心靈關顧服務專訪港島東醫院聯網專職醫療及社區醫療發展行政總經理 羅志強先生

採訪、攝影:黃瑞琴、陳小玲

服務的團隊,為病人提供靈性上的服務,他們的角色可等同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甚至是

醫生 ─ 靈性上的醫生。

如果院牧/牧靈工作者是醫院內提供臨床醫療服務的團隊,為病人、家屬、醫護人員提供靈性上

的服務,你認為院牧/牧靈服務未來的發展方向將是如何?

院牧/牧靈服務提供臨床服務,並非傳教;關懷病人,也非為入教數字。院牧/牧靈服務的發

展,需要有財政、架構的支持,配合管理,並有其發展的哲學思想及價值觀。我認為院牧/牧靈

服務未來發展,須要配合以下的方向進行。

你如何評價院牧/牧靈工作者的服務?

我認為院牧/牧靈服務的功能是多層面,可以從三個角度去看,第一是宗教角度,第二是醫療角

度,第三是社會價值角度。從宗教角度來看,傳福音,引人信主得永生,或是得道,是無可置

疑的價值。若從醫療角度來看,全人治療 (Holistic Care) 是以病人為中心,照顧病人的身體、

心理、社會及靈性需要。醫療團隊如何協助一位中風病人康復?如何照顧截肢病人的心理需

要?病人能否獲得所需要的社會支援?究竟人生的價值是甚麼?人生為何會受苦?如何找到人

生的價值?如何協助病人正視人生的問題及靈性的需要?我想這是一種昇華 (Transcend) ─凌

駕宗教之上。這不只是宗教上的需要,也不純粹是信主就得救的問題。

在你推動心靈關顧服務多年的經驗裡,見證院牧/牧靈服務的發展,你認為院牧/牧靈服務過

去、現在和未來,在發展上有甚麼不同?

過去,院牧/牧靈服務在公立醫院或私立醫院,屬於可有可無,或錦上添花,是支援性,既不

重要,也沒有專業地位。時至今日,大部份的公營及私營醫院都設有院牧及牧靈服務,較之從

前,相對有規可循,但尚未統一。至於未來的發展,院牧/牧靈服務在醫院內,是提供臨床醫療

一、專業資歷 Credentialing

資歷認可為院牧/牧靈工作者是十分重要,我們看重的不是擁有學位的多寡、也不是獲頒

證書的多少,而是有沒有足夠的資歷、臨床牧靈經驗去當院牧/牧靈工作者。

二、分科 Sub-specialization

醫療團隊需要分科,處理不同的病人。舉例來說,內科醫生也分不同的專科,治療照顧

病人。院牧/牧靈服務,在未來的發展,須要分多少科,以照顧、處理不同病人的需要,

值得探究。

三、團隊協作Collaboration

院牧/牧靈工作者的工作需要團隊協作。當院牧/牧靈服務作為一項專業,更須要融入醫院

內的醫療團隊,而非閉門行事。

四、金錢 Money

金錢是提供及發展院牧/牧靈服務不能缺少的條件。如果院牧/牧靈服務是治療的一部份,

那麼該由誰來支持這項服務?由教會奉獻?由政府負責?

五、院牧/牧靈服務的社區化 Chaplain - Move to Community

醫院內的院牧/牧靈服務社區化,社區化包括多用義工、發展義工服務。醫院需要教會的

支援,無論是人手、金錢、精神各方面。病人入院,在醫院接受照顧,屬短期性;病人出

院後,獲得教會及社區的持續支援,則是長遠目標。

心靈關顧服務的發展,需要多方面的配合,為能向病人提供全人治療,你對院牧/牧靈服務發展

有何期盼?

我想若要發展心靈關顧服務,是須要跨過專業界限、宗教限制、人性束縛去進行,這才能達致

和諧的醫院和社區生活。我們須要站得高、看得遠。

羅志強先生是港島東醫院聯網專職醫療及社區醫療發展行政總經理,也是東聯網

心靈關顧服務委員會的主席,在過去多年為推動醫院內的心靈關顧服務,不遺餘力。

本期由我們兩位牧靈同工黃瑞琴和陳小玲訪問羅先生,了解醫療人員對院牧/牧靈服務的期望。

牧靈工作者黃瑞琴(右一)及陳小玲訪問羅志強先生

Page 5: Catholic Hospital Pastoral Care Volunteer Newsletterhpc.catholic.org.hk/userfiles/8th issue newsletter 1010.pdf · 驗。到了有充足的資金和適當的地方去修讀成為cpe督導員後,香港cpe課程的起步又遇到另一大問

7 8

基督教臨床牧關教育(CPE)在香港的歷史與發展

由於院牧事奉的場景是醫院,服侍的對象是病

人,面對的是疾病與死亡的苦難問題;院牧須要接

受臨床牧關教育(CPE),將神學、醫學、心理學和社

會學整合,並透過臨床的經驗、導師的督導、持續

的反省、同儕的回饋等,讓事奉的模式和質素不斷

提升,從而為病患者提供適切的牧養和關懷。但由

於香港的院牧事工是由使命出發,而不是從專業起

步,所以最初在CPE訓練方面的水平和資源都十分

缺乏。

臨床牧關教育始於美國,而香港最先開辦CPE訓練的是香港教牧輔導及關懷協會。1986年暑

假,身兼沙田威爾斯醫院義務院牧的麥大衛牧師,在威院開設了最早的醫院CPE課程,當年只有四

名神學生受訓。1987年暑假的第二次課程,同樣只有四名學員,其中兩位神學生後來成為了醫院院

牧。1988年春天麥牧師開辦首個CPE延伸課程,為期6個月,學員包括在職院牧、教牧同工、神學

生和護士。1993年麥牧師獲美國臨床牧關教育協會(ACPE)認可為副督導,同年夏天返回威院並重開

CPE課程,至97年退休。沙田區院牧事工委員會亦於86-99年間,共開辦十多屆400小時的CPE課程,

以公立醫院有限的資源來說,這已是不錯的成績。

  1986年,浸信會醫院的院長林樹基醫生,專程從台灣馬偕醫院邀請解英忠牧師來港擔任主

任院牧,翌年5月開始首屆CPE訓練,當時的學員共有10位,其中一位是後來成為全職CPE督導的湯

新南姑娘。此後浸信會醫院每年暑假都開設CPE課程。2002年醫院聘請美國ACPE督導盧惠銓牧師回

港,致力發展不同級別的CPE課程,先在2003年增設全年三次CPE課程,後於2005年開設一年制駐院

課程及2008年開始督導課程。

  隨著院牧事工在1990年代迅速發展,培訓的需要日見殷切,所以院牧事工聯會亦於1993-94

年,分別與基督教聯合醫院及靈實醫院合辦CPE課程。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亦於1997年聘請剛從

美國回港的湯新南姑娘,成為全職CPE督導,專責推動CPE發展,1999年醫院更獲ACPE評核為合資

格的CPE訓練中心。此外,伯特利神學院亦一直與多間醫院合辦CPE課程。

  經過了20多年的發展,CPE學員從最初的教牧、神學生及院牧,到現在已普及至醫護人員、

神學院講師。CPE訓練能夠在香港萌芽和成型,不得不提一群願意委身,千里迢迢赴美學習的院牧和

牧關工作者,他們成了第一代的本地CPE督導,承擔培訓的使命。面對未來的需求,我們更要培訓第

二代的督導人材,而一個更艱巨的挑戰,就是要成立一個被全港院牧認受的認證組織,評定院牧的專

業水平,讓院牧服務能邁向更高的質素,讓我們服侍的對象能得到更適切的心靈關顧。

(節錄自「院牧服務銀禧情1984-2009」)

心靈關顧服務.有感伊利沙伯醫院覺醒心靈關顧服務

心靈導師

站在病房門外,等待著初次見面的病者家屬帶我們到病者的床邊,內心也意味到他們那種離別的

傷感。很快地,他們從病房內出來,沒有陌生的感覺,只因我們的衣著很容易辨識我們的身份,打過

招呼後,我們便跟著他們進去了。

站在床邊,看到一個八十多歲的老人,安祥地躺臥著,旁邊有一部機器可以看到他的心跳速度。

我們跟他談了一會兒,接著便開始念佛號,念了大約五至十分鐘的時間,那部機器的心跳速度是零,

而且還發出穩定的低頻率的響聲。大家看著他安祥地、沒痛苦地走了,不知不覺間連呼吸也停止了,

像熟睡般。

所有的親人已經到齊,大家在念佛聲中送走了他。期間有的親人強忍不了傷感的情緒,但很快

又回復過來;大家互相支持著,在念佛聲中,他們像是感受到老人家的安祥,與內心的不捨互相交替

著,哭了,但很快地抹乾了淚水,再次投入念佛聲之中。

有聚必有散,念佛聲亦隨著他們的情緒穩定下來以後便完結了。他們很真誠的感謝我們,我們聊

了一會便離開了。

想起病者的家屬在第一個電話中不安的聲線,與事後跟我們道謝的心情,差異何其大。一段生命

的結束,等同另一段旅途的開始;不論是在生者或往生者,皆須要調適心情來處理將要面對的變化,

這便是人生。

覺醒心靈關顧服務是「覺醒心靈成長中心」轄下的一支服務隊伍。中心是香港政府註冊的佛教

慈善團體,自二零零一年成立以來,本著「與眾同行」的信念,致力協助大眾關顧自己的心靈,面

對困難,,讓心靈回復平靜和安樂。

1987年浸信會醫院第一屆CPE畢業禮

Page 6: Catholic Hospital Pastoral Care Volunteer Newsletterhpc.catholic.org.hk/userfiles/8th issue newsletter 1010.pdf · 驗。到了有充足的資金和適當的地方去修讀成為cpe督導員後,香港cpe課程的起步又遇到另一大問

9 10

面對痛苦展現生命的光彩

「CPE如何改變了我?」

牧 靈 工 作 者 分 享

建立關係‧珍重情誼 Jack Wu(明愛醫院牧靈工作者)

今年一月修讀了臨床牧靈培訓課程(CPE),原因是剛加入醫院牧靈的工作,修畢課程是這份工作

的要求。十週緊密的理論與實習的課程很快便結束,回看課程給我的得著實在是意想不到的豐盛。

牧靈的工作須要去關顧他人,但若我們對自己都未曾瞭解關顧,則關顧他人又如何說起?在CPE

課程內,透過自我的故事分享,探訪後的逐字報告或其他如電影分享等的課題,會讓我們再次觸碰

到生命中的一些不快的體驗和經歷,但這些經歷我們選擇不去面對或逃避的,伴隨著組員的質詢批評

及鼓勵,使我們再次面對自我生命的限制、憤怒和軟弱,在友儕及信仰力量的支持中,撫慰心中的創

傷,嘗試堅強地去接受和突破,再而明瞭感受自我的內在需要,讓我們在理性中帶著感情,感性中不

失理智,敏銳於自我生命的轉變,找尋生命的意義,發揮聖神的恩賜,讓生命向前邁進,於主內不斷

的成長和明確皈依獻身的路向。

學習堅強的自我,同時地,在CPE中我們亦會培養與他人的關係。課程的組員背景各有不同,交

流中不免會面對他人與自我的思維價值相異的挑戰,學習如何去溝通、接納和包容他人,在一種和而

不同的氛圍下去建立互愛、尊重與友情;這份人的關係再而隨著探訪而擴展至與病人及醫護之中,於

探訪中我們會接觸到不同的病人、其家屬及醫護人員,面對活於病痛之苦的兄弟姊妹,更要以一份謙

遜和關懷之情陪伴同行,以一份同感接納之心,讓他人感受到關懷的温暖。除此以外,課程中每週與

督導的面談,亦使我獲得信賴和支持、指導與鼓勵的師友關係。珍重人際關係,我更懂得珍重享受與

家人和友儕中的情誼,活在當下感謝相聚中的一分一秒。

除個人及人際關係的發展,CPE更讓我學習與上主建立更緊密的關係。CPE提交的報告都會作

信仰的反省,例如在一次探訪的經歷及聆聽到別人的故事時,有否使我們想到某段聖經章節或福音的

教訓,從而挑戰我們的信仰,或是有所領會,又或體驗到主的臨在,聖神的工作,藉著這些反省及分

享,讓我們知曉自我能力有限,但我們願意交托倚靠於主;經歷他人的苦痛,使我們勇於憐憫撫慰他

人的心;面對別人的貧乏,我們感謝主的恩賜並甘願分享。從這份得著中,信仰得以不流於靈性思想

之上,反使現實的生活與信仰結合,在探訪中成為抬著癱子的人(谷2:1-12),以信望愛之心陪伴關懷,

與病患中的人同行,讓弱小者走到耶穌跟前得到祂治療,以行動為我的禱聲,讓主與我同行,見證聖

神的工作,以承行主的旨意!

廖雅倫神父

自從晉鐸以來,每天都會在堂區或其他地方與不同的人相遇,有些會與我分享他們的喜樂,

有些是分享他們的擔憂,但有不少是與我分享他們的痛苦。痛苦可以說是人生的旅程中無法避免

的,痛苦可以來自自身、家庭、經濟、事業等等。痛苦來臨時,人可以選擇自責、可以選擇逃

避,但是,人更可以選擇面對痛苦。在我參加「臨床牧靈培訓課程」前,我也曾為內心的痛苦而

自責、亦曾試過逃避,不過,現在我會選擇面對。

以往當我或是我身邊的人有困難和痛苦時,我都會對他們說:「你祈禱啦!天主會幫你的!」

「天主不會給超過你能力的重擔。」「你相信天主吧!」彷似對天主有無限量的信心,殊不知這

只是一份無奈的表達。知道在痛苦中既然甚麼也不能改變這事實,便去相信天主吧!

當然,我絕對相信天主的能力,在人面對痛苦時,只有天主能夠幫助人克服內心的不安。不

過,在人面對憂慮,甚至突如其來的痛苦時,在這時刻的確是信德的關口。面對著困苦失落與相

信天主之間,能否有一些讓人逐步探求天主的空間呢?好使人透過了解去反省痛苦經驗。而這些

空間到最後是能夠幫助人絕對相信並降服於天主的帶領,而不是一下子就叫人由痛苦直去到相信

天主的安排。

兩年前,我參加了「臨床牧靈培訓課程」,真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我去反省自身經驗,

從而能夠信靠天主。課程當中要學習的不單是探望病人時的說話和技巧,而是透過不同的探病實

習機會去感受病人所體會的痛苦。但是,原來在探病期間,病人的說話都會不期然挑動我的一些

正面或是負面情緒。因此,在過程中導師會與我一起去探討這些情緒的來源,將成長過程中的一

切,包括喜樂或悲傷的事情,都一一回憶,擺在眼前,因為過去的這一切都形成今日的我,包括

性格、行為,應對的方式等等。本以為這課程是為幫助他人的,原來最後是幫助了我自己,因為

在這課題之後,使我認識和了解自己,更讓我明白天主一路塑造著一個獨特的我。

現時,差不多每個星期都會到醫院探訪,是因為「臨床牧靈培訓課程」教我面對痛苦,並撫

平了我內心的擔憂,這使我不再逃避,而更有能力去聆聽病人的痛苦經驗。的確,當人能夠努力

面對痛苦時,生命的光彩就會在生命中展現出來。

Page 7: Catholic Hospital Pastoral Care Volunteer Newsletterhpc.catholic.org.hk/userfiles/8th issue newsletter 1010.pdf · 驗。到了有充足的資金和適當的地方去修讀成為cpe督導員後,香港cpe課程的起步又遇到另一大問

11 12

認識自我‧接納自己 思嘉

不經不覺CPE課程完成了,在這五個月的學習中,看到自己成長不少。過往當面對自己不熟識或

不想觸及的問題或事情,我選擇逃避、隱藏、不承認、用打岔的方式;往往忽略自己內在的感受、情

感,讓自己變得麻木,與人相處和溝通時有距離感,時時自我中心、自我保護。

經導師的引領、同學的分享、自己的反思,讓我接納自己帶有人性軟弱、憤怒、失望、委屈、

怕孤獨等負面的感受,也承認自己有好的感受,是感情豐富的人,只是有時不懂表達。受著自己的過

去、環境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我接納自己需要時間去平復以往的傷痛。依靠上主的帶領,發掘自己

的能力,讓我更加堅強和欣賞自己,以及清晰自己的目標,為天主的愛作見證。

解開心結‧面對問題 Mabel

CPE導師解開了我的心結:由從不想去提起,到現在可以較

輕鬆去面對,與家人之間的問題和冷淡關係。我的執著、主觀和

怕犯錯也是自少形成的性格。這課程啟導了我對自己的認識,也

知道本身為何是這樣子。導師對我極大的耐心和付出,幫我身心

靈「裁剪」得更合身和美麗,好使人認出我是基督的門徒。

用心體會‧以人為本 Flora

CPE課程讓我體會到自己的缺點及長處,亦使我成長了不少。它使我瞭解自己的內心世界、內在

潛能和不足,有很多東西原來連自己亦沒有察覺到的。我的心成長了,是用心去生活。以往習慣了用

理性去處理任何事,卻沒有發覺未必每件事都是需要結論的;現在懂得探討過程,要感受感覺,並體

察到甚麼是以人為本。

我知道仍然要努力學習,要多放開內心,要打開耳朵,亦要轉化自己的急性子。這意識讓自己醒

悟不少,雖然仍有很多不足之處,但我很明白學海無涯的道理,只有繼續朝這方向前進,遇到阻礙可

以向天父祈求賜助力量,亦可向導師和同學請教,以作支持。

重新體驗‧醫治創傷 星夜

CPE 課程令我有所成長。牧靈方面,在適當時候,我能給予病人適當關懷和問候,多聆聽,不隨

便提出意見、不評論事件,因而取得病人信任,常與我分享生命,讓我可以感受他們的感受。

個人心靈也獲益匪淺:潛意識一直強行把我以前童年的傷痛和不快的經驗遺忘。經督導的導引,

透過憶述和重新體驗,一次又一次的喚起記憶,創傷的經驗已被抽離,雖然每次想起時內心仍有厭惡

的感覺,但我不再害怕面對。這是CPE送給我很好的禮物,因為心中的缺陷已獲滿全,我不再惱恨某

些人,深層的體諒化了一口怨氣,令心中舒暢很多。這是今生經歷最大的一次修和。

我還是初學探訪者,希望能獲得更多的恩寵去關顧和安慰病者,把他們的無助、怒忿、悲傷和絕

望心情,全交托與上主,得到主愛的臨在。

2 0 1 0 年 C P E 在 職 延 伸 課 程 學 生 分 享

心靈關顧‧聆聽感受 Teresa

這25週CPE課程,大家透過互動和反省去學習,從而認識自己和瞭解別人,並努力在生活中實

踐。我覺得自己有成長和進步,探訪最初期,給病人意見多於聆聽和感受他的需要,重量不重質,而

且多次潛意識地以自己作為護士的角式去對待病人。透過督導的教導

和提點,以及同學的意見,我現在感受多了,敏感度強了;我開始願

意聆聽,盡力幫助病人抒發內心的感受,明白到不是著重探了多少

人,而是達到心靈照顧。

我要學習的地方仍有好多,如避免打岔、轉話題、學習同理心

等,還要祈求有耶穌基督的憐憫、關懷和慈愛,成為好牧者。過程

中,我內心當然有掙扎,如在探訪時怕被病人拒絕,交談時不習慣接

受有靜默的時刻、冷場等。但我知道要信靠上主,懂得交托,不斷祈

禱,因為天主才是人們心靈的治癒者!

自我反省‧裡外改變 陳小玲(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牧靈工作者)

CPE課程的第一天,我須要作三十分鐘的自我介紹。當時我為以往的

人生做了一次很深層的反思:我向來是很怕污垢和血的,對醫院牧靈工作一

竅不通,只是為工作而工作。因此,我也不了解為什麼會跑到醫院當起牧靈

工作啊!我感謝天主地禱告:「願主的旨意承行在我身上罷。」

在訓練課程中,須要進行探病實踐,要求耐心地聆聽病人和給予他們

適當的回應、關懷及支持。如何可達到此目的?就是,「同理心」啊!我對

「同理心」這名詞真是非常陌生,何況要求我實踐?但督導不斷地教我去感受病人當下的感受。起

初,我真像瞎子摸象一樣地摸索;後來經過多番嘗試和探病後的逐字報告、每週成長報告、聖經人物

反省、電影分享等練習,才略有方向,我漸漸明白到每個人有不同的經歷、性格及背景,同理心是一

個開始,我仍要依賴天主,賜我愛心,賜我力量。

某天,我離開一個婆婆的病房時,剎那間有聲音對我說:「為什麼我沒有這耐性去聆聽媽媽,如

同聆聽婆婆一樣呢?」當時,我感覺對不起媽媽。有一個年青病人對我說:「自從患重病後,我很珍

惜與家人相聚的時刻。」這句話提醒我不要等待,沒有人可以掌握明天、知道壽歲的長短。同時,我

感覺天主安排醫院牧靈工作給我,使我藉著聆聽病人及與他們同行時,讓我能自我反省我的有限,作

出改變。現在我感覺自己了解和關心家人多了,不知何時不再覺得媽媽厭煩,大家的關係改善了,相

處融洽。天父可真奇妙啊!

CPE使我有很大的改變,無論裡外,都是脫胎換骨的改變!

Page 8: Catholic Hospital Pastoral Care Volunteer Newsletterhpc.catholic.org.hk/userfiles/8th issue newsletter 1010.pdf · 驗。到了有充足的資金和適當的地方去修讀成為cpe督導員後,香港cpe課程的起步又遇到另一大問

瑪麗醫院陳醫生分享「愛心網絡護社區」計劃

2010年義工日 2011年是委員會成立二十周年的大

日子,感謝天主這二十年對委員會的眷顧

及保守。委員會想趁此機會對醫院牧靈服

務作出回顧及展望,亦感謝各有關團體及

醫療機構的互相合作及鼎力支持。

活動內容包括感恩綜合晚會、二十周

年特刊及牧靈服務分享刊物、宣傳短片

等。詳情將會陸續為大家公佈。

13 14

天主教牧靈部電話表(如需牧靈服務,請隨時致電各醫院牧靈部。)

港島區 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 25955508

葛量洪醫院 25531506

麥理浩復康院 28727232

律敦治/鄧肇堅醫院 22911835

黃竹坑醫院 28737269

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 28556158

東華醫院 25898587

瑪麗醫院 22553767

根德公爵夫人醫院 29740310

九龍區 伊利沙白醫院 29587066

東華三院黃大仙醫院 35173867

將軍澳醫院 22080863

九龍醫院 31296954

明愛醫院 34087051

廣華醫院 35172187

基督教聯合醫院 35134689

新界區 瑪嘉烈醫院 27443904

仁濟醫院 24178077

博愛醫院 24868676

瑪嘉烈醫院荔景大樓 27498210

屯門醫院 24685230

北區醫院 26838259

葵涌醫院 29598471

青山醫院 24568453

威爾斯親王醫院/沙田醫院/白普理寧養中心/沙田慈氏護養院 26323591

大埔醫院/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醫院 26076606

耶穌說:「我患病,你們來看顧我,凡你們對我最小的兄弟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25:36,40)

二十周年感恩活動

「醫院牧靈義工證書課程」已於2010年5月18日於委員會

訓練中心順利舉行,共有27位義工完成課程取得證書。

兩年一次的義工日將會在2010年11月舉行,請各義工記下這個重要的日子。

日期:2010年11月20日(六)

時間:下午

地點:瑪嘉烈醫院

預告篇

活動花絮

醫院牧民委員會2009年周年大會

瑪麗醫院職員及義工分享參與「愛心網絡護社區」的服務

感恩祭後委員與共祭神父合照

正副主席及職員上台與合唱團合唱

劉鳳霞

教區醫院牧民委員會於2010年3月15日舉行了2009周年大會,大會開始前在聖德肋撒堂舉行感恩

祭,由陳志明副主教及多位神父共祭。今年大會的主題是「心動、動身」,陳志明副主教於講道中以

生命之糧來勉勵牧靈部員工,要以天主為中心,並以善牧的精神去使病人心動,強化為病人服務的決

心。陳副主教於彌撒中為新一屆委員會成員主持了派遣禮。

周年大會假明愛九龍社區中心的公眾會堂舉行,

主席曾慶廉醫生致辭時表示,醫院牧靈部的方針是以

人為本,要作全人關顧,所以除在醫院服務外,現與

不同團體向社區推展服務。

今年有十多位臨床牧靈培訓課程(CPE)畢業學員

獲頒發證書;三位員工獲頒助理督導證書;而瑪嘉烈

醫院則獲頒發「愛心醫務獎」。

今年大會請來瑪麗醫院老人科的陳漢威醫生介紹

「愛心網絡護社區」計劃,這計劃主要的目的是透過醫護及社區的合作,並在義工的關懷下,使離院

長者維持穩定的健康及生活質素。機構於二零零八年開始舉辦多次義工訓練課程,並成功召募了三百

多位家訪義工,他們的定期探訪讓受助者感受到關心,更成為朋

友;機構向不同對象收集意見之後的結論,此計劃對於離院長者

的照顧及支援是有很大幫助,亦協助長者機構兼顧到一些隱蔽長

者,使他們融入社區。

瑪麗醫院的義工許美寧跟著分享了她當「愛心網絡護社區」

計劃義工的一些感受,自覺心情比以前開心了,感覺就好像將耶

穌帶入社區,讓人體會天主的愛。最後大會在醫院牧民委員會合

唱團的歌聲中圓滿結束。

Page 9: Catholic Hospital Pastoral Care Volunteer Newsletterhpc.catholic.org.hk/userfiles/8th issue newsletter 1010.pdf · 驗。到了有充足的資金和適當的地方去修讀成為cpe督導員後,香港cpe課程的起步又遇到另一大問

15

鳴謝

承蒙「活水基金」贊助「心窗」義工通訊的印刷;社會各界人士、教友及商號慷慨捐助,支持本會活動,本會謹此鳴謝,致以萬二分謝意!

點滴關懷,已是生命的瑰麗漣漪

Your affection will spread a graceful ripple in life

我願意以下列方式支持關懷病弱者的工作:

I pledge to support the mission of hospital pastoral care by:

□ 每日祈禱 Daily prayer □ 義工服務 Volunteer service

以支票捐款贊助 Donation :

□ 醫院牧靈服務 Hospital Pastoral Care Service,款額 Amount:HK$

□ 義工通訊《心窗》的印製 Volunteer Newsletter printing,款額 Amount:HK$

姓名 Name: 聯絡電話 Phone No.:

地址 Address:

請將劃線支票連同捐款表格寄回九龍深水埗永康街111號明愛醫院懷仁樓六樓收。支票抬頭請註明 「教區醫院牧民委員會」。Please send a crossed cheque made payable to “Diocesan Commission for Hospital Pastoral Care” together with the donation form to 6/F Wai Yan Block, Caritas Medical Centre, No. 111, Wing Hong Street, Sham Shui Po, Kowloon.

捐款滿港幣一百元者將獲收據,以作申請扣稅之用。Donations of HK$100 or above are tax-deductible with a receipt.

? ? ? ? ? ? ? ? ? ? ? ? ? ? ? ?

我對《心窗》有以下意見:I have the following comments on the Volunteer Newsletter:

天主教香港教區醫院牧民委員會辦事處:九龍深水埗永康街111號明愛醫院懷仁樓六樓

電話:27144492傳真:22445744電郵:[email protected]網址:http://hpc.catholic.org.hk

歡迎投稿我們歡迎各讀者投稿,中英文均可。請將來稿 傳真、電郵或郵寄至「天主教香港教區醫院牧民委員會」,並註明《心窗》編輯委員會收。多謝支持。

捐款表格、祈禱文的參考資料、意見表及投稿,

可在委員會網頁下載及發表:

http://hpc.catholic.org.hk

督印:曾慶廉醫生 顧問:黃馮玉棠、梁成珏、李聚權、曾繁興

編輯委員:葉彥、李明珊、陳柊妤、劉鳳霞、呂綺雯、吳妙音、唐御翎、繆怡怡、蔡秀美、梁麗桃

設計及排版:蕭影彤 封面攝影:楊可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