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5 见证 2017年4月18日 星期二 编辑 李速 宋方舟 文化 Email:[email protected] 电话:(0431)88600592 阳春三月,对于还有些冰雪点缀的长春来说,仿 佛老电影中那一帧帧别有情调、质感的画面,让人不 禁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3 月 21 日—3 月 30 日,为培养优秀电影人才,振兴 长影电影主业,繁荣民族电影事业,在中宣部文艺局 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作为我省汇聚各方力量、 加快电影人才培养的组合拳之一的电影编剧创意人 才培训班应运而生。 10 天的集中培训在中宣部文艺局的大力支持下, 在省委宣传部和长影集团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所 有培训课程,实现了培训预期目标,圆满收官。10天 的集中学习,来自祖国各地的45位正式学员和数十位 旁听学员收获满满。 开课以来,电影编剧创意人才培训班在国内影视 界产生了强烈影响,得到极高评价。来长授课的各位 国内影视界“大咖”一致认为,本次培训班与国内同内 容、同级别、同规模的培训班相比,无论从邀请授课教 师的层次上、培训目标的确立上、培训课程的设置上、 培训环节的安排上都明显高于其他班次,属于国内一 流。称赞此次培训班继承和弘扬了长影“小白楼精 神”,在电影编剧人才培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大家齐聚影城 真经倾囊相赠 受邀到新中国电影摇篮授课,各位授课老师都以 高度的敬业精神精心准备授课内容,毫无保留地传授 创作“真经”。 中宣部文艺局副巡视员刘新风,中国文联文艺评 论中心副主任周由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教授尹鸿,中国艺术研究院 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所长丁亚平,国家一级编剧、北 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主任、教授黄丹,国家一级编剧周 振天,国家一级编剧王霆钧,国家一级编剧、原解放军 总后勤部电视艺术中心主任马继红,八一电影制片厂 副厂长、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编剧、作家柳建伟,国家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剧本中心主任、编剧苏小卫, 编剧、评论家、国家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赵葆华,八一 电影制片厂文学部编辑刘英学,著名编剧史建全,中 国电影家协会理事、著名导演侯克明,都是人们耳熟 能详的影视剧编剧、导演。 本次培训班还邀请了东北地域文化史专家曹保 明、李德山两位老师讲授东北历史文化,吉林大学统 战部副部长任波、于平博士、2015感动中国人物张宝 艳等介绍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教授先进事 迹和“宝贝回家”网站的感人故事,学员们称这是本次 培训班的创新之作、精神大餐,意外收获,受益终身。 学员们对刘新风老师强调电影创作要坚持唯物 史观的执着精神、柳建伟老师强调的编剧要坚持纯文 学的创作理念、赵葆华老师对银幕形象世俗化背后隐 患的忧患意识、周振天老师对思想积累、生活积累、知 识积累在电影创作中的基础性地位的强调等表示终 生难忘,将用自己的创作实践来践行老师们的淳淳教 导。学员们反映有醍醐灌顶、拨云见月之感,对诸多 事关创作关键性的核心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 前来授课的老师们也对培训班赞誉有加。著名 编剧马继红表示,她很欣赏这次叫做“编剧创意人才” 培训班的定位,“现在方方面面都讲创新说创意,所以 在这个时间能够有这样的学习班来培养创新人才意 义非凡。”著名编剧史健全也表示,像这样公益培训电 影编剧的学习班在国内少之又少,“办的班很好,学的 东西很实用,实实在在很难得。”著名民俗学家曹保明 也评价这个培训班很特别,“希望大家把我讲的内容 都写进你们的剧本里,好好宣传东北的森林文化,让 更多人踏上这片热土,保护这片宝贵森林。”著名剧作 家、评论家赵葆华授课后,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这 样写道:“这个培训班从编剧、从原创、从培养抓起,是 清醒明智之举,更是长影尝试大发展大崛起战略的重 要环节。我是长影培养出来的,愿为长影大振兴贡献 才情和力量!”中宣部文艺局副巡视员刘新风在授课 后表示,本次培训班的学员素质都很高,他也期待着 等到培训结束时大家创作的新作品。 收获与成长之旅 弘扬传承长影 小白楼精神 虽然课程设置是每天两堂课,每堂课两个半小 时,但意犹未尽的学员们总是把老师一留再留,上课 时长记录不断被打破。老师们也在与学员们的交流 中,迸发出更多新的火花,不自觉就讲得更多。学员 们一次次畅游在奇妙的思维风暴和艺术蜕变之旅中 流连忘返。他们自始至终全身心地投入培训,把此次 培训当做一次真正的艺术创作历练、提高真才实学的 有效途径和宝贵机会。 集中培训结束后,大家依依不舍,在教室里纷纷合影 留影,建立微信群,互留联系方式,不舍之情难以言表。 来自浙江的陆洋已是一位作品颇丰的编剧,参加 这次培训班成了她的朝圣之旅。“此次北上,曾有一丝 犹豫。阳春三月,江南正是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的时 节,而2000多公里外的北国,依然春寒料峭。遥隔千 山万水,是否成行?”迟疑的陆洋却在她翻看《中国国 家地理》杂志刊登的“吉林特辑”时,终于确定了这次 行程。“书上介绍了吉林的自然风貌和出产,还有最醒 目的文化坐标长影!是长影的作品陪伴了我整 个的少儿时期,于是我决定不仅要来学习,更要来朝 圣。”陆洋说,来到长春后,培训班精心的安排解除了 他们的后顾之忧,能够心无旁骛专注于学习,吉林省 委宣传部的领导嘘寒问暖、关怀备至,长影的领导和 工作人员放弃休息,终日相伴,“我仿佛重回纯粹而温 馨的校园生活。” 培训班有一节课是专门参观长影厂区和旧址博物 馆,在那里,陆洋终于见到了大名鼎鼎的“工农兵雕塑”, “这不止是一位虔诚的膜拜者来到圣地,更是慨叹一个 普通观众的一段人生与长影的辉煌紧紧地拥抱在一 起。”陆洋激动地诉说着自己与长影的情结,更渴望着能 用她的文字在这记忆中的瑰宝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来自北京的独立制片人何雨薇虽然是地地道道的 95后,但她的制片经历却十分丰富。她是这个培训班 里最爱跟老师们提问题的学员之一,她的问题也总能 得到授课老师的称赞、详尽地解答以及进一步的探 讨。“我特别喜欢曹保明老师的关于东北森林文化的讲 述,太有趣也太神秘了!这块内容现在真的很少有人 在做,这是多么大的一个素材库啊!我的创作团队下 一个阶段可能就会从这里面找故事。”何雨薇说。 来自山东烟台的韩明杰是集中培训小结时三位 发言的学员代表之一,他的发言铿锵有力,感情饱满, 山东汉子的血气方刚与时不我待的劲头儿打动了在 场的所有人。“本次培训班的学员来自国内多个省份, 充分体现了主办方海纳百川的胸怀,求贤若渴的诚 意,真抓实干的决心,这一特点也在两周的培训课程 上,得到了充分体现。这种全面深层的培训,充分彰 显了主办方脚踏实地做实事的态度。我们深深感到 肩上的担子之重,但为了中国电影繁荣的最终目标, 我们所有学员责无旁贷地要去担起这个重任!同学 们,时不我待,实干兴邦,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吧!”韩 明杰的发言得到了大家热烈掌声的回应与支持。 培育核心创作团队 振兴长影主业在行动 长影是新中国电影的摇篮,曾经是我国电影事业 乃至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旗帜和标杆,为我国电影事 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由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 国的历史进程中,长影要在中国电影大格局中占有一 席之地,在“十三五”时期振兴电影主业,必须从培养 聚集编剧人才、打造核心创作团队抓起。此次培训班 就是长影拓宽视野,以新摸式选人用人之举,旨在从 基础环节补齐“一剧之本”创作短板,为长影振兴电影 大业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长影集团总经理李庆辉 深有感触地说,“首次专题针对电影编剧开办人才培 训班,是长影集团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 要讲话精神,抢抓中国电影发展黄金期,巩固长影电 影事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打牢电影事业发展人才 基础的重大行动。长影将以此为契机探索建立以市 场导向为主的人才培养和集聚模式,破解人才短缺难 题,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度凝聚天下英才,共同参 与和见证长影电影事业的复兴大业。”正是基于这样 的战略考量,作为承办单位的长影集团,以李庆辉为 组长的长影培训工作小组在此次培训期间尽心尽责、 全力以赴,长影集团的工作人员全程跟班,周到服务, 敞开所有电影资源方便学员学习。集团公司有关领 导还多次到课堂听课,并与学员交流学习体会。李庆 辉表示,“长影将一如既往、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阶段培 训工作,为学员进行剧本创作、生活体验、素材搜集等 提供便利。同时我们也格外珍惜此次各路电影剧本 创作英才集聚的机会,展现长影大气风范,与学员深 入交流,探索与学员的长期合作模式,通过签约编剧、 购买剧本、加盟创作等方式与优秀学员建立长期合作 关系,与各位学员携手奋进,为中国电影、为吉林电影 的发展贡献力量。” 期待着这些学员们把这次的培训成果慢慢吸收、 酝酿新作,期待着下一个电影编剧创意培训之旅的再 次启航,更期待着一部部电影佳作的诞生! 为培养优秀电影人才,振兴长影电影主业,繁荣民族电影事业,在中宣部文 艺局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在省委宣传部和长影集团共同努力下,电影编 剧创意人才培训班顺利完成了所有培训课程,实现了预期目标,圆满收官。 “影” 结缘 等你有 “戏” —写在电影编剧创意人才培训班集中培训阶段收官后 本报记者 马璐 有一种积淀叫做文化,有 一类节目旨在传播城市文 明。在当今众多节目追求娱 乐和喧嚣的大环境中,大众荧 屏上的文化类节目如何以独 特和冷静的视角向广大观众播撒文化的芬芳?不可置疑的承继 优秀文化传统、具有地域文化特色,是城市电视台生长与发展的命 脉。近年来,长春广播电视台在其传播范围内,充分挖掘本地电视节 目资源、精心策划并创办的原创电视专栏《坐标—文化周刊》已经成 功地在本地区引发广泛的文化关注,在全力推动长春文化大发展大 繁荣、为城乡居民幸福生活提供文化支撑的同时,努力打造着长春城 市文化名片。 《一个人与一座城市》:纪录城市文明电视档案 自 2016年 4 月 30日《坐标》第175 期节目开始,栏目组就策划了《一 个人与一座城市》系列专题。它以长春文化名人为主述人,以城市为叙 述对象,采用非常个人化的视角,展现他们的城市故事。系列专题强调 个人色彩,强调将城市经验和观察转向内心深处,观察与回忆结合、体 验与想象交织、反思与批判融合是其主要叙述方式。纪录片导演赵勤 为《一个人与一座城市》系列首期人物。除此之外,该系列专题还播出 了《王公和他的地主时代画家王公》《光影人生导演宋江波》 《春风化雨 桃李芬芳舞蹈家陈香兰》《风物拾遗地图先生刘 彬》。该系列专题在电视观众中引起很好反响,不仅激发了长春文化人 共同的温暖记忆,也展现了新时期长春人的城市情怀,更通过电视影像 的方式纪录了城市的文明档案。 非遗争芳,传承历史,展示文化价值取向 《坐标》栏目定位始终坚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弘扬提供平 台和渠道,也用有温度、有新意的电视表达,为追逐娱乐和喧嚣的荧屏 带来一抹温暖的亮色。 2016年,《手艺人守艺人铁匠田洪明》《丹青彩绘鹿乡情东丰农民画》等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的播出,对长白山文化 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和积极的社会责任担当。 口述历史,抢救记忆,追忆流金岁月 口述历史在保存历史记忆方面具有其他形式的文献资料无可替代 的价值,成为历史记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来源,也是保存城市记忆不可 替代的方式。在 2016 年 52 期节目中,《坐标》策划、播出了一批贡献多、 价值高、年龄大的文化人物,如《金子一般的嘴民族学家富育光》 《光影传奇摄影家郎琦》《追问哲人孙正聿》《中国民族舞坛常 青树舞蹈家崔善玉》等。 截至目前,栏目组共实现222期超过400个专题节目的报道量。在 保证安全播出的前提下,也实现了高水平、高质量、高口碑播出。 《坐标》依托长春广播电视台的全市覆盖优势,受众群宽,并且争 取到了大多数周六晚间第二黄金时间段的电视受众。《坐标》观众年 龄主要分布在25岁至60岁之间,是一群追求高品质生活、追求高定 位人生的受众。根据长春广播电视台总编室收视统计显示,《坐标》 曾多次获得全台自办非新闻类节目收视第一的好成绩。小众文化节 目收视人群有限,能够在坚持自我文化品牌的基础上获得市场收视 的认可,实属不易。 《坐标》栏目第一阶段定位语为“长春有文化,坐标告诉你”。 此宣传语旨在《坐标》创办初始阶段提升受众对栏目的认识。《坐 标》栏目第二阶段定位语则为“与时代同行”。“与时代同行”突出 《坐标》鲜明的时代特征,标志着《坐标》的创新意识和文化价值观 的全面革新。 自 2012 年开播以来,《坐标》一直坚持传播人文力量、弘扬传统文 化、关注文艺热点、彰显文化品质,体现了电视文艺工作者的文化操守 和人文守望精神,产生了值得珍视和关注的文化影响力和文化辐射 力。《坐标》正是以文化为核心主干,坚持文化引领,从而努力在激烈的 电视媒体竞争中占领高地,并取得收获。 坐标:传播城市文明播撒文化芬芳 本报记者 龚保华 ①著名编剧史建全讲课。 ②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主任黄丹讲课。 ③培训班开班仪式。 本栏照片由本报记者 丁研 摄 吉报风景全新升级 吉报风景全新升级 陪你看最美文化风景 陪你看最美文化风景 本报讯 方浩戎)由著名军旅书法家、中央军 委后勤保障部政治工作局干部丁嘉耕创作,曾搭 载中国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的两幅书法作 品,4月11日在北京进行公证,北京市方圆公证 处颁发了权威的公证文书。 2016 年 10 月 17 日 7 时 30 分,丁嘉耕两幅书 法作品作为国家文化符号,搭载中国神舟十一号 载人航天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这次搭载的两幅书法作品内容分别为:一是丁嘉 耕自作诗《神舟咏》,内容为“神舟上碧穹,宇宙 抖飞龙,惊艳中华梦,九州喜气浓。”二为明代诗 人于谦诗《咏煤炭》“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 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 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故称“飞天二咏”。作 品净重86克,是历年飞船搭载书法最轻的作 品。为此,丁嘉耕在数百种宣纸中,选出适合航 天搭载的重量最轻、质量最好的超薄宣纸,突破 了搭载重量关。作品随飞船环绕地球30天后, 绕地球 270 余圈。这是丁嘉耕第 5 次获此殊荣。 丁嘉耕曾先后有 7 幅书法作品搭载了中国神舟 七八九十号载人航天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 器。其中搭载天宫一号的书法作品环绕地球 1 万余圈。 航天飞船空间被誉为全世界最珍贵的空间,也是令世界瞩目的 空间。每克物品的搭载都需要火箭的推力,都要载入计算机的数 据。搭载航天飞船的艺术品,都是中国艺术界有一定声望的书法家 的书法精品,对其艺术价值、作品质量有着严格的评审,对搭载的重 量、作品的题材都有严格的要求。丁嘉耕现为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 协会副主席、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国际交流委 员会委员,是近年来声誉鹊起的我国当代书法名家。他的书法参加 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书法展、全军书法展等国内外书法展100余次, 多次荣获全国书法一等奖,丁嘉耕书法全国名城巡回展、丁嘉耕书法 北京地铁展享誉全国。书法作品被故宫、国家博物馆收藏,并亮相法 国卢浮宫。出版书法、文学专著15部。

JLRB05B418Cjlrbszb.cnjiwang.com/pc/paper/att/201704/18/937ee9c8-e2a...Email:[email protected] 电话:(0431)88600592 阳春三月,对于还有些冰雪点缀的长春来说,仿

  • Upload
    others

  • View
    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JLRB05B418Cjlrbszb.cnjiwang.com/pc/paper/att/201704/18/937ee9c8-e2a...Email:jlrbBS3BS@163.com 电话:(0431)88600592 阳春三月,对于还有些冰雪点缀的长春来说,仿

05见证2017年4月18日 星期二 编辑 李速 宋方舟

文化Email:[email protected] 电话:(0431)88600592

阳春三月,对于还有些冰雪点缀的长春来说,仿

佛老电影中那一帧帧别有情调、质感的画面,让人不

禁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3月21日—3月30日,为培养优秀电影人才,振兴

长影电影主业,繁荣民族电影事业,在中宣部文艺局

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作为我省汇聚各方力量、

加快电影人才培养的组合拳之一的电影编剧创意人

才培训班应运而生。

10天的集中培训在中宣部文艺局的大力支持下,

在省委宣传部和长影集团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了所

有培训课程,实现了培训预期目标,圆满收官。10天

的集中学习,来自祖国各地的45位正式学员和数十位

旁听学员收获满满。

开课以来,电影编剧创意人才培训班在国内影视

界产生了强烈影响,得到极高评价。来长授课的各位

国内影视界“大咖”一致认为,本次培训班与国内同内

容、同级别、同规模的培训班相比,无论从邀请授课教

师的层次上、培训目标的确立上、培训课程的设置上、

培训环节的安排上都明显高于其他班次,属于国内一

流。称赞此次培训班继承和弘扬了长影“小白楼精

神”,在电影编剧人才培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大家齐聚影城

真经倾囊相赠

受邀到新中国电影摇篮授课,各位授课老师都以

高度的敬业精神精心准备授课内容,毫无保留地传授

创作“真经”。

中宣部文艺局副巡视员刘新风,中国文联文艺评

论中心副主任周由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教授尹鸿,中国艺术研究院

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所长丁亚平,国家一级编剧、北

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主任、教授黄丹,国家一级编剧周

振天,国家一级编剧王霆钧,国家一级编剧、原解放军

总后勤部电视艺术中心主任马继红,八一电影制片厂

副厂长、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编剧、作家柳建伟,国家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剧本中心主任、编剧苏小卫,

编剧、评论家、国家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赵葆华,八一

电影制片厂文学部编辑刘英学,著名编剧史建全,中

国电影家协会理事、著名导演侯克明,都是人们耳熟

能详的影视剧编剧、导演。

本次培训班还邀请了东北地域文化史专家曹保

明、李德山两位老师讲授东北历史文化,吉林大学统

战部副部长任波、于平博士、2015感动中国人物张宝

艳等介绍我国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教授先进事

迹和“宝贝回家”网站的感人故事,学员们称这是本次

培训班的创新之作、精神大餐,意外收获,受益终身。

学员们对刘新风老师强调电影创作要坚持唯物

史观的执着精神、柳建伟老师强调的编剧要坚持纯文

学的创作理念、赵葆华老师对银幕形象世俗化背后隐

患的忧患意识、周振天老师对思想积累、生活积累、知

识积累在电影创作中的基础性地位的强调等表示终

生难忘,将用自己的创作实践来践行老师们的淳淳教

导。学员们反映有醍醐灌顶、拨云见月之感,对诸多

事关创作关键性的核心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

前来授课的老师们也对培训班赞誉有加。著名

编剧马继红表示,她很欣赏这次叫做“编剧创意人才”

培训班的定位,“现在方方面面都讲创新说创意,所以

在这个时间能够有这样的学习班来培养创新人才意

义非凡。”著名编剧史健全也表示,像这样公益培训电

影编剧的学习班在国内少之又少,“办的班很好,学的

东西很实用,实实在在很难得。”著名民俗学家曹保明

也评价这个培训班很特别,“希望大家把我讲的内容

都写进你们的剧本里,好好宣传东北的森林文化,让

更多人踏上这片热土,保护这片宝贵森林。”著名剧作

家、评论家赵葆华授课后,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这

样写道:“这个培训班从编剧、从原创、从培养抓起,是

清醒明智之举,更是长影尝试大发展大崛起战略的重

要环节。我是长影培养出来的,愿为长影大振兴贡献

才情和力量!”中宣部文艺局副巡视员刘新风在授课

后表示,本次培训班的学员素质都很高,他也期待着

等到培训结束时大家创作的新作品。

收获与成长之旅

弘扬传承长影“小白楼精神”

虽然课程设置是每天两堂课,每堂课两个半小

时,但意犹未尽的学员们总是把老师一留再留,上课

时长记录不断被打破。老师们也在与学员们的交流

中,迸发出更多新的火花,不自觉就讲得更多。学员

们一次次畅游在奇妙的思维风暴和艺术蜕变之旅中

流连忘返。他们自始至终全身心地投入培训,把此次

培训当做一次真正的艺术创作历练、提高真才实学的

有效途径和宝贵机会。

集中培训结束后,大家依依不舍,在教室里纷纷合影

留影,建立微信群,互留联系方式,不舍之情难以言表。

来自浙江的陆洋已是一位作品颇丰的编剧,参加

这次培训班成了她的朝圣之旅。“此次北上,曾有一丝

犹豫。阳春三月,江南正是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的时

节,而2000多公里外的北国,依然春寒料峭。遥隔千

山万水,是否成行?”迟疑的陆洋却在她翻看《中国国

家地理》杂志刊登的“吉林特辑”时,终于确定了这次

行程。“书上介绍了吉林的自然风貌和出产,还有最醒

目的文化坐标——长影!是长影的作品陪伴了我整

个的少儿时期,于是我决定不仅要来学习,更要来朝

圣。”陆洋说,来到长春后,培训班精心的安排解除了

他们的后顾之忧,能够心无旁骛专注于学习,吉林省

委宣传部的领导嘘寒问暖、关怀备至,长影的领导和

工作人员放弃休息,终日相伴,“我仿佛重回纯粹而温

馨的校园生活。”

培训班有一节课是专门参观长影厂区和旧址博物

馆,在那里,陆洋终于见到了大名鼎鼎的“工农兵雕塑”,

“这不止是一位虔诚的膜拜者来到圣地,更是慨叹一个

普通观众的一段人生与长影的辉煌紧紧地拥抱在一

起。”陆洋激动地诉说着自己与长影的情结,更渴望着能

用她的文字在这记忆中的瑰宝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来自北京的独立制片人何雨薇虽然是地地道道的

95后,但她的制片经历却十分丰富。她是这个培训班

里最爱跟老师们提问题的学员之一,她的问题也总能

得到授课老师的称赞、详尽地解答以及进一步的探

讨。“我特别喜欢曹保明老师的关于东北森林文化的讲

述,太有趣也太神秘了!这块内容现在真的很少有人

在做,这是多么大的一个素材库啊!我的创作团队下

一个阶段可能就会从这里面找故事。”何雨薇说。

来自山东烟台的韩明杰是集中培训小结时三位

发言的学员代表之一,他的发言铿锵有力,感情饱满,

山东汉子的血气方刚与时不我待的劲头儿打动了在

场的所有人。“本次培训班的学员来自国内多个省份,

充分体现了主办方海纳百川的胸怀,求贤若渴的诚

意,真抓实干的决心,这一特点也在两周的培训课程

上,得到了充分体现。这种全面深层的培训,充分彰

显了主办方脚踏实地做实事的态度。我们深深感到

肩上的担子之重,但为了中国电影繁荣的最终目标,

我们所有学员责无旁贷地要去担起这个重任!同学

们,时不我待,实干兴邦,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吧!”韩

明杰的发言得到了大家热烈掌声的回应与支持。

培育核心创作团队

振兴长影主业在行动

长影是新中国电影的摇篮,曾经是我国电影事业

乃至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旗帜和标杆,为我国电影事

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由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

国的历史进程中,长影要在中国电影大格局中占有一

席之地,在“十三五”时期振兴电影主业,必须从培养

聚集编剧人才、打造核心创作团队抓起。此次培训班

就是长影拓宽视野,以新摸式选人用人之举,旨在从

基础环节补齐“一剧之本”创作短板,为长影振兴电影

大业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长影集团总经理李庆辉

深有感触地说,“首次专题针对电影编剧开办人才培

训班,是长影集团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

要讲话精神,抢抓中国电影发展黄金期,巩固长影电

影事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打牢电影事业发展人才

基础的重大行动。长影将以此为契机探索建立以市

场导向为主的人才培养和集聚模式,破解人才短缺难

题,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气度凝聚天下英才,共同参

与和见证长影电影事业的复兴大业。”正是基于这样

的战略考量,作为承办单位的长影集团,以李庆辉为

组长的长影培训工作小组在此次培训期间尽心尽责、

全力以赴,长影集团的工作人员全程跟班,周到服务,

敞开所有电影资源方便学员学习。集团公司有关领

导还多次到课堂听课,并与学员交流学习体会。李庆

辉表示,“长影将一如既往、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阶段培

训工作,为学员进行剧本创作、生活体验、素材搜集等

提供便利。同时我们也格外珍惜此次各路电影剧本

创作英才集聚的机会,展现长影大气风范,与学员深

入交流,探索与学员的长期合作模式,通过签约编剧、

购买剧本、加盟创作等方式与优秀学员建立长期合作

关系,与各位学员携手奋进,为中国电影、为吉林电影

的发展贡献力量。”

期待着这些学员们把这次的培训成果慢慢吸收、

酝酿新作,期待着下一个电影编剧创意培训之旅的再

次启航,更期待着一部部电影佳作的诞生!

为培养优秀电影人才,振兴长影电影主业,繁荣民族电影事业,在中宣部文

艺局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在省委宣传部和长影集团共同努力下,电影编

剧创意人才培训班顺利完成了所有培训课程,实现了预期目标,圆满收官。

因“影”结缘 等你有“戏”——写在电影编剧创意人才培训班集中培训阶段收官后

本报记者 马璐

③③

②②

有一种积淀叫做文化,有

一类节目旨在传播城市文

明。在当今众多节目追求娱

乐和喧嚣的大环境中,大众荧

屏上的文化类节目如何以独

特和冷静的视角向广大观众播撒文化的芬芳?不可置疑的——承继

优秀文化传统、具有地域文化特色,是城市电视台生长与发展的命

脉。近年来,长春广播电视台在其传播范围内,充分挖掘本地电视节

目资源、精心策划并创办的原创电视专栏《坐标—文化周刊》已经成

功地在本地区引发广泛的文化关注,在全力推动长春文化大发展大

繁荣、为城乡居民幸福生活提供文化支撑的同时,努力打造着长春城

市文化名片。

《一个人与一座城市》:纪录城市文明电视档案

自2016年4月30日《坐标》第175期节目开始,栏目组就策划了《一

个人与一座城市》系列专题。它以长春文化名人为主述人,以城市为叙

述对象,采用非常个人化的视角,展现他们的城市故事。系列专题强调

个人色彩,强调将城市经验和观察转向内心深处,观察与回忆结合、体

验与想象交织、反思与批判融合是其主要叙述方式。纪录片导演赵勤

为《一个人与一座城市》系列首期人物。除此之外,该系列专题还播出

了《王公和他的地主时代——画家王公》《光影人生——导演宋江波》

《春风化雨 桃李芬芳——舞蹈家陈香兰》《风物拾遗——地图先生刘

彬》。该系列专题在电视观众中引起很好反响,不仅激发了长春文化人

共同的温暖记忆,也展现了新时期长春人的城市情怀,更通过电视影像

的方式纪录了城市的文明档案。

非遗争芳,传承历史,展示文化价值取向

《坐标》栏目定位始终坚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弘扬提供平

台和渠道,也用有温度、有新意的电视表达,为追逐娱乐和喧嚣的荧屏

带来一抹温暖的亮色。

2016年,《手艺人 守艺人——铁匠田洪明》《丹青彩绘鹿乡情——

东丰农民画》等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的播出,对长白山文化

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和积极的社会责任担当。

口述历史,抢救记忆,追忆流金岁月

口述历史在保存历史记忆方面具有其他形式的文献资料无可替代

的价值,成为历史记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来源,也是保存城市记忆不可

替代的方式。在2016年52期节目中,《坐标》策划、播出了一批贡献多、

价值高、年龄大的文化人物,如《金子一般的嘴——民族学家富育光》

《光影传奇——摄影家郎琦》《追问——哲人孙正聿》《中国民族舞坛常

青树——舞蹈家崔善玉》等。

截至目前,栏目组共实现222期超过400个专题节目的报道量。在

保证安全播出的前提下,也实现了高水平、高质量、高口碑播出。

《坐标》依托长春广播电视台的全市覆盖优势,受众群宽,并且争

取到了大多数周六晚间第二黄金时间段的电视受众。《坐标》观众年

龄主要分布在25岁至60岁之间,是一群追求高品质生活、追求高定

位人生的受众。根据长春广播电视台总编室收视统计显示,《坐标》

曾多次获得全台自办非新闻类节目收视第一的好成绩。小众文化节

目收视人群有限,能够在坚持自我文化品牌的基础上获得市场收视

的认可,实属不易。

《坐标》栏目第一阶段定位语为“长春有文化,坐标告诉你”。

此宣传语旨在《坐标》创办初始阶段提升受众对栏目的认识。《坐

标》栏目第二阶段定位语则为“与时代同行”。“与时代同行”突出

《坐标》鲜明的时代特征,标志着《坐标》的创新意识和文化价值观

的全面革新。

自2012年开播以来,《坐标》一直坚持传播人文力量、弘扬传统文

化、关注文艺热点、彰显文化品质,体现了电视文艺工作者的文化操守

和人文守望精神,产生了值得珍视和关注的文化影响力和文化辐射

力。《坐标》正是以文化为核心主干,坚持文化引领,从而努力在激烈的

电视媒体竞争中占领高地,并取得收获。

坐标:传播城市文明 播撒文化芬芳本报记者 龚保华

①著名编剧史建全讲课。

②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主任黄丹讲课。

③培训班开班仪式。

本栏照片由本报记者 丁研 摄

吉报风景全新升级吉报风景全新升级

陪你看最美文化风景陪你看最美文化风景

本报讯(方浩戎)由著名军旅书法家、中央军

委后勤保障部政治工作局干部丁嘉耕创作,曾搭

载中国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船的两幅书法作

品,4月11日在北京进行公证,北京市方圆公证

处颁发了权威的公证文书。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丁嘉耕两幅书

法作品作为国家文化符号,搭载中国神舟十一号

载人航天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这次搭载的两幅书法作品内容分别为:一是丁嘉

耕自作诗《神舟咏》,内容为“神舟上碧穹,宇宙

抖飞龙,惊艳中华梦,九州喜气浓。”二为明代诗

人于谦诗《咏煤炭》“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

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

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故称“飞天二咏”。作

品净重 86 克,是历年飞船搭载书法最轻的作

品。为此,丁嘉耕在数百种宣纸中,选出适合航

天搭载的重量最轻、质量最好的超薄宣纸,突破

了搭载重量关。作品随飞船环绕地球30天后,

绕地球270余圈。这是丁嘉耕第5次获此殊荣。

丁嘉耕曾先后有7幅书法作品搭载了中国神舟

七八九十号载人航天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

器。其中搭载天宫一号的书法作品环绕地球1

万余圈。

航天飞船空间被誉为全世界最珍贵的空间,也是令世界瞩目的

空间。每克物品的搭载都需要火箭的推力,都要载入计算机的数

据。搭载航天飞船的艺术品,都是中国艺术界有一定声望的书法家

的书法精品,对其艺术价值、作品质量有着严格的评审,对搭载的重

量、作品的题材都有严格的要求。丁嘉耕现为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

协会副主席、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国际交流委

员会委员,是近年来声誉鹊起的我国当代书法名家。他的书法参加

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书法展、全军书法展等国内外书法展100余次,

多次荣获全国书法一等奖,丁嘉耕书法全国名城巡回展、丁嘉耕书法

北京地铁展享誉全国。书法作品被故宫、国家博物馆收藏,并亮相法

国卢浮宫。出版书法、文学专著15部。

心随神舟飞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