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4 2020年4月30日 星期四 编辑 王洪伟 三农 Email:[email protected] 电话:(0431)88600592 三农短波 4 月,大安市月亮泡镇。 93栋温室大棚内,摆满了水稻钵盘。一粒粒稻种, 均匀地散落在黑土中,已经露出细嫩的小芽。为了进一 步提高稻米品质,大安市金田水稻种植合作社6000公顷 稻田,全部用来种植“绿色”水稻。 金田水稻合作社是大安市裕丰粮贸有限公司的主要 种植基地。此时,裕丰院内正机器轰鸣,刚加工好的大米 被包装成袋。产品展区 ,“嫩江春”“向海湖”“嫩江古河 稻”“梁家米坊”等品牌,将被销往北、上、广、深等城市。 “一盒10斤装的大米从几十元到近百元不等,近几 年销量很好。”合作社理事长李雅繁告诉记者,他们不仅 要提高绿色大米的种植标准,还与几家科研单位合作开 发功能米新项目。 减肥控药 减肥控药 绿色种植创品牌 绿色种植创品牌 早春时节,黑土地上还未开犁。大安市金田水稻种 植合作社早就忙活起来。 运土、装盘、撒种、摆盘……“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一 年的收成,全指望着春天。苗出得壮不壮、齐不齐直接影 响着一年的产量。”农民老袁告诉记者。 为了提品质、创品牌,大安市裕丰粮贸有限公司实行 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方面成立了家庭农场,实现了主导 品种品质、产量的高度管控;一方面成立了金田水稻种植 合作社进行订单式种植。 月亮泡镇位于大安市区西北部,背靠月亮泡,东临嫩 江湾。充沛的水资源、特殊的土壤条件、科学的种植技术 让这里的稻米以弱碱性著称。近年来,生产绿色弱碱性 稻米,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目前, 2000 多户农民 成为金田水稻种植合作社的成员,总计整合种植面积 4500公顷。合作社的稻农们以大安市裕丰粮贸公司为 加工、销售依托,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组织 经营模式,形成了一个稳固的产销一体化新型农村产业 链条。 “春季,由公司统一给合作社和农户提供优质种子、 有机肥等农用物资;秋季,公司统一收购,保证了水稻的 种植标准和产量、品质的持续稳定。”李雅繁说:“为了产 出好吃、营养又安全的大米,我们在种植和田间管理上从 来不敢有半点儿松懈,一丝不苟把控好三道关。一是选 种关,每年都要把可种植的优秀品种进行一次优选、优 化,在产量和食味值间做一个科学的均衡,把好吃作为 首要的优选条件。二是施肥关,秉承科学施肥的理念, 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精准施肥,根据产前测土配方,缺 啥补啥,缺多少补多少。并逐年减少化肥用量,用有机 肥、生物菌等提高土地肥力,化肥用量减少了一半左 右。三是用药关,在防治病虫害方面,坚持使用物理防 治、生态防治和生物防治,控制化学农药用量,保证粮 食的清洁度。”围绕这“顾命”三关 ,合作社不仅统一给 农户提供种、药、肥,也提供专家的技术培训和农技人 员上门服务。 李雅繁指着不远处的一块空地说:“这里正谋划建一 座有机肥厂,投产后将首先满足合作社用量,然后辐射更 多农户和地块。” 好土、好种、好肥和好的田间管理方法,有力地保证 了大米品质逐年提高,大米品牌也随之越来越响,农业效 益逐年不断增加。 三产融合 三产融合一亩田 一亩田里寻乡愁 里寻乡愁 “水稻田,是乡村最美的风光。夏天,绿油油的稻苗, 散发着特有的清香。到了秋天,一眼望不尽的金灿灿,特 别迷人……”说起稻田之美,李雅繁满脸醉意。 有了产量、质量、信誉和效益的基础支撑,合作社开 始将目光从物质转向精神,着手提升田园风光,建设乡村 休闲旅游的配套设施。来到金田水稻基地,只见门前的 河塘已被修建成了钓鱼塘,钓鱼塘下游修建了江南风情 的小桥。不远处一座小小的“步高山”点缀着一望无垠的 水稻田。 合作社的办公楼大厅,已经被布置成大米文化展示 馆,内部还设有几个精致小巧的民宿,供游客休息、用餐。 2017年,这里被省农委评为“吉林省休闲农业和乡 村旅游四星级示范企业”。但在李雅繁心里,眼前的一切 离她理想的样子,还相差很远。 从今年开始,李雅繁就要把家庭农场的300公顷土 地规划出来一部分,用于发展“私人订制”水田,以亩为单 位,进行预订出售及全年代管,通过这种方式与广大客户 形成深度互动。 李雅繁告诉记者:“‘一亩田’这种私人订制式的销售 方式,可以满足很多城里人寻找乡愁的心理。城里人举 家来到这里度假,不仅可以观赏田园风光,参加劳动,更 可以了解很多农耕文化。” 不久的将来,金田水稻种植合作社就将打造出一个 现代田园体验中心,中心的功能将涵盖大米文化溯源、家 庭短途旅游、亲子农业教育、休闲农业采摘、民俗文化等 内容,中心将定向为项目渠道伙伴及客户提供立体式的 服务和营销辅助内容以提升市场占有率。 记者在合作社未来规划方案中看到,未来几年,合作 社还将把重点放在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 展上,让更多的贫困户和农户充分享受产业融合带来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未来公司的基地将建设成智慧养 老、候鸟式养老、信息化养老、中国式养老的新形式。 集约释放动能 集约释放动能 带动 带动 500 500 户贫困户脱贫 户贫困户脱贫 65岁的袁胜正忙着将育苗钵盘摆放在撒籽机上。 “这活儿不累,还能贴补家用。”袁胜告诉记者,他是村里 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老伴常年有病,丧失了劳动力。高额 的医疗费用,让家里负债累累。最近几年,合作社和农民 搞订单生产,袁胜便和合作社签了订单。“种子、化肥、技 术,啥也不用管,秋后合作社收稻子的价格还比市场价格 贵。这一块就给我增收不少。”袁胜说,因为水稻种植已 经全程机械化了,人力就被解放出来,他每年大部分时间 都在合作社打零工。 不仅仅是袁胜,从2017年开始,合作社以及裕丰粮 贸公司已经通过水稻种植项目直接扶持130多户贫困 户,每公顷稻田可为贫困户增收3000元;通过大棚项目 为93户贫困户每户分红1200元;通过金融扶持项目每年 为 120 户贫困户每户分红 3500 元……仅此几项就为各类 贫困户增加收入100多万元。此外,还尽可能为有劳动 能力的贫困户提供劳务机 会。据了解,合作社累计持续 带动贫困户513户,其中残疾 户36户。 4月的春光格外明媚,正 是一年春好时。育苗大棚内, 农民们正在往来奔忙,用点点 滴滴的汗水浇灌着希望,用辛 勤的劳动培植着梦想。 种好稻 种好稻 创品牌 创品牌 —大安市金田水稻种植合作社备春耕见闻 本报记者 孙翠翠 4 月 22 日,雪后气 温骤降。梨树县十家堡 镇铁岭窝堡村驻村第一 书记杨光起了个大早, 来到幸福华宇果蔬产业 园察看葡萄苗的长势。 占地7公顷的高标 准日光暖棚安坐于村路 一侧。“4月17日我们就 已经完成了 1.2 万棵葡 萄苗的移栽,这两天气 温低,得时时刻刻查看 大棚的温度,不能有任 何的闪失。”杨书记说 , 作为铁岭窝堡村扶贫产 业项目,20 栋葡萄大棚 直接影响着这个村子一 年的收入。 铁岭窝堡村全村总 人口 1850 人 ,人口老龄 化严重,种植结构单 一。2015 年年末,建档 立卡贫困户 57 户 ,被定 为省级贫困村。2019 年5月,吉林省华宇集 团党委与铁岭窝堡村结 成“亲戚”,开启 “基层 党建结对共建,促脱贫 攻坚”的帮扶模式。 党建在扶贫工作中 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只有扎扎实实把基层支 部建设好,才能原原本 本把党的脱贫攻坚工作 落实好。“建设标准化党 员活动室,配备党员读 物 ,完善‘三会一课’制 度,组织村民参观城市 社区,赴双辽宝山村学 习扶贫经验”……一系 列的帮扶措施,充分释 放出“红色引擎”强劲动 力,通过学习调研,让铁 岭窝堡村党员干部拓宽视野,也明确了必须因地制 宜、大力发展扶贫产业的思路。 依托铁岭窝堡村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土地资 源,铁岭窝堡村决定种植藤稔葡萄。起初,一些村民 并不理解,第一书记杨光与村党支部成员挨家挨户 普及发展棚膜经济的好处,打消村民的顾虑。 2019 年 11 月 ,华宇集团注入资金 100 万元 ,建 设铁岭窝堡村幸福华宇果蔬产业园。产业园规划用 地 7 公顷,分两期进行,一期建设 20 栋果蔬大棚,总 面积达 2.6 万平方米,打造绿色、环保、具有地域特 色的高端品牌果蔬农产品种植示范基地,为四平城 区高端小区及商圈提供优质的果蔬农产品,产品将 辐射我省周边地区。 “每栋大棚可增收4万元,带动全村53户贫困 户、94 人增收,同时解决周边村民就业问题。”杨 书记的账算得很精细。他告诉记者,华宇集团还 和村里签订了《绿色农产品购销协议》,不需要农 民零散售卖,采取包销包购的形式,一方面解决了 华宇社区5000多户居民日常生活的缺口,另一方 面,产销对接,减少销售环节,使农民的效益实现 最大化。 + 投放贷款 8000 万元支持水利建设 本报讯 (黎 阳) 近日,农发行辽源市分行投放 水利建设中长期贷款5200万元,用于进一步支持 辽源市龙山区渭津河北岸河道防洪、修复生态和 绿化项目建设。至此,今年以来该行对此项目贷 款投放累计达8000万元。该项目建成后,将提高 渭津河防洪护坡水平,保障行洪通畅,减少洪涝灾 害。同时,能够带动地方就业,大大改善区域整体 生活和投资环境,进一步强化区域基础设施功能, 提升城市总体形象,对区域发展和招商引资起到 推动作用。 支持玉米收购助力春耕生产 本报讯 (范靖) 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 势,切实保障种粮农民利益,最近,镇赉县农发行克 服困难、抢抓机遇,全力开辟复工复产“绿色通道”, 大力支持玉米收购助力春耕生产。目前,已累计向 3户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投放4450万元粮油收购贷 款,信贷资金支持收购贸易玉米2.59万吨,为企业 提供了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切实履行了国家赋予 农发行的政策性金融职责。 开辟“绿色通道”服务春耕春灌 本报讯 (袁建国) 日前,国网乾安县供电公司党 委立足农业生产,开辟“绿色通道”,组织共产党员服 务队分工协作,保障春耕用电需求,着力将疫情对复 工复产的影响降到最低。 该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深入让字镇大霞村大 棚种植基地,检查用电线路和用电设备,为农户开 展安全用电知识宣传,调查春耕春灌信息,制订春 耕春灌复电计划,开辟送电“绿色通道”。为确保 春耕春灌用电无忧,队员们针对春耕生产特点对排 灌线路、设备进行巡视,检查检修配电箱 5 个、低压 线路1000米,低压电缆500米。他们及时排除安全 用电隐患,主动与当地政府、农户衔接沟通,了解 春耕生产用电需求,现场指导农户安全科学用电, 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和停电检修计划,优先确保 春耕生产用电。 今年 45 岁的刘晓平,高中毕业后,先后到韩国、日本务 工。2006年,他结束国外工作,返回家乡开始自主创业。 2013年他抱着改变家乡面貌、为乡亲们做点实事的想法,放 弃了龙润公司副总经理的职务,回到梅河口市山城镇东花园 村,扛起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2015年他带领23户农民创立 了梅河口市回归自然粮食种植合作社。 创业之路是艰难的,合作社当年种植地黄等中药材80 亩、打瓜 70 亩、大榛子 50 亩,因天气及市场价格因素地黄、打 瓜都亏损了。入社农户有了不同的声音,村民邻里产生了异 样的眼光,但这些并没有让他退缩。他带领合作社骨干到周 边考察学习,借鉴经验、学习种植技术,合作社不但没有在竞 争激烈的市场中被淘汰,反而以可靠的信誉和过硬的质量以 及良好的服务站稳了脚跟,事业蒸蒸日上。他利用各种途径 宣传自己的产品,无论是外出参观考察,还是培训学习,都带 着合作社的大米、油品、果蔬宣传资料等,并通过惠农网、一亩 田、农商网、梅河臻品等电子商务平台,快手、抖音、微信朋友 圈等自媒体销售产品,合作社的大米、葵花籽油、紫苏籽油等 远销南方各大城市,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合作社和村里农户做订单回收种植,也帮助村里的百姓 销售农产品,为乡亲们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录用6名本村家 庭困难的村民,为他们提供稳定的工作及收入,解决了这些贫 困家庭的实际困难。 2018年3月,刘晓平被确诊舌癌,手术切除了他的淋巴及 舌头的三分之一,两次被送进抢救室抢救,放化疗近 60 天,整 个人瘦了60多斤,连续4个多月的时间无法进食,只能靠牛 奶、水等维持生命。在术后还未恢复好的情况下,他就返回工 作岗位继续工作。在村屯环境整治时,合作社拿出4亩多地 作为窑地屯42户人家柴草垛集中堆放处,解决了乡亲们的 困难。在他的带领下东花园村“百村示范”工作走在全市的 前列。合作社又流转土地40亩用于种植油葵、紫苏等经济 作物,打造油葵花花海、紫苏叶采摘观赏,观赏和经济价值 两不误。合作社现如今榛果也已成林,粮油作物种植面积 不断扩大。 2019年他参加了省农业农村厅和省外办组织的赴日本 研修学习。曾经在韩国、日本工作过的他,对韩国、日本的先 进农业生产模式比较了解,从棚膜种植到畜禽科技养殖等节 时省工的生产技术都令他兴趣浓厚,特别是农产品质量好、外 观美、价格高,更让他触动很大。此次有目的的学习,让他更 开拓了眼界。在日本学习期间,他仔细聆听各个领域的技术 讲解,认真观摩日本农业机械现代化、农作物安全性生产、农 产品精细化包装储存、农产品城乡一体化直通车、人居环境常 态化等方面的情况,激励着他更坚定地走农业现代化之路。 病魔没有阻挡他创业创新的脚步,他想的是如何改变农 户的传统种植模式,如何能进一步把农产品一二三产业更好 地融合,如何借助农村人居环境大改变的契机做好乡旅产 业。2020年他要建一个粮油精炼加工厂,把豆油、葵花籽油、 紫苏籽油做得精细化、品牌化。试行在榛果园做林下溜达鸡 和笨大鹅养殖,逐步完善种养结合体制机制。主打窑地屯大 米品牌,优亩良田食用油品牌的推广,以农村电商服务平台为 载体,拓展销售,增加农民收入。尝试可视农产品种植,借力 乡旅人气扩大采摘项目。成立农特产品供销服务中心、农家 乐等项目。每当乡亲们提起现在的富裕生活,都会想起刘书 记,并为他竖起大拇指。 几年来,刘晓平先后获得梅河口市农民致富带头人、优秀 村书记和梅河口市百村示范工程领头雁等荣誉称号。 逆风奋飞的领头雁 —记梅河口市回归自然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晓平 本报记者 张力军 本报讯 (记者陈沫) 今年,通化市按照“国 土绿化三年行动”方案要求,以开展“森林通 化、绿美精品创建年”活动为主题,计划更新 造林和森林抚育 3.5 万亩,其中,更新造林 8000 亩,森林抚育 2.7 万亩,造林与补植计划 用苗 805 万余株。 把好“三个关口”。严把设计关 ,对造林 地块多、还林难度大的乡镇,采取一山一山 规划、一坡一坡造林 ,合理确定树种 ,科学选 择苗木,做到一次成林。严把苗木关,采用 良种壮苗 ,实行种苗“一签两证”制度 ,坚持 就地就近调运,春季现起现栽,严禁“人情 苗”“关系苗”上山。严把栽植关 ,坚持适地 适树原则,鼓励农民选择乡土树种营造针阔 混交林、红松经济林等,保证造一片、活一 片、成一片。 他们将25度以上县级公路两侧、林中挂 画地、河流库区周围陡坡地、生态重要区域作 为重点,确保停下来、造上林。采取乡镇自 筹、部门支持、林业争取、群众自主投入、招商 引资等多种方式,确保还林资金需要。提前 预定造林苗木,对确实有困难的造林农户,由 乡镇或村帮助安排落实。落实“谁造谁有、合 造共有,允许继承、转让、租赁”的政策,原则 上谁破坏、谁恢复,对抵触情绪大、不愿还林 的,采取村集体统一收回,对外重新发包或转 包等方式,保证按期还林。同时,鼓励大户和 社会团体跨行业承包造林,统造统管,成林后 与农户利益分成,并合理解决好造林绿化权 属争议难题。 截至目前,全市造林地块、绿化地段已全 部落实,造林设计工作基本完成。 通化市春季造林绿化拉开序幕 计划更新造林和森林抚育 3.5 万亩 本报讯 (记者冯超) 4月末的集安刚刚进入春天,位于303国道 旁的钱湾村 ,更是树木葱郁 ,漫山的桃花、梨花、杏花、苹果花 ,一片 片花海令人驻足神往;一间间风格各异、干净整洁的民宿,吸引着来 自全国各地的旅游爱好者。如今的钱湾村,是出了名的“网红”村, 春季赏花、秋季采摘,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振兴,村民们腰包也越来越 鼓。 钱湾村距集安市区5公里,位于303国道旁,具有较强的交通 优势,在这里,民宿已形成规模集聚效应。2018年,钱湾村乡村旅 游整体提升项目被列为集安市全域旅游重点项目。除了 303 国道 沿线以外,钱湾村还重点对钱湾村夹皮沟(即钱湾村 5、6 组)进行 了提升改造,例如民房旱改厕、传统农房变精品民宿、低端农家乐 升级到中高端主题餐饮。将钱湾村打造成集水果采摘和乡村民宿 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集安市旅游局派驻钱湾村第一书记姜 莹莹告诉记者:“我们依托现有资源,不搞大拆大建,引导群众参 与,统一经营管理。” 如今的钱湾村大变样,结合村庄环境整治、农村公路建设、厕所 革命、河道修复和农房改造等美丽乡村建设。道路宽了,一排排民 宿在杏花、桃花的映衬下,如同水墨画一般。通过挖掘水果文化、果 树科普知识和本土手工匠人等内容,钱湾村还对村庄旅游进行创意 设计构思,充分利用采摘游、研学游、艺术写生和工坊体验等渠道, 促进休闲农业、文创农业、特色民宿和手工坊观光体验等新模式、新 业态蓬勃发展。每到旅游旺季,纷至沓来的游客让村民们应接不 暇。“家里有客人,单日收入就有上千元。”回想起去年“十一”黄金周 期间宾客盈门的场景,村民任艳敏的喜悦溢于言表。

种好稻 创品牌 - cnjiwang.comjlrbszb.cnjiwang.com/pc/paper/att/202004/30/806f859f-cc...Email:[email protected] 电话:(0431)88600592 三农短波 4月,大安市月亮泡镇。93栋温室大棚内,摆满了水稻钵盘。一粒粒稻种,均匀地散落在黑土中,已经露出细嫩的小芽。为了进一

  • Upload
    others

  • View
    6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Page 1: 种好稻 创品牌 - cnjiwang.comjlrbszb.cnjiwang.com/pc/paper/att/202004/30/806f859f-cc...Email:jlrbBS3BS@163.com 电话:(0431)88600592 三农短波 4月,大安市月亮泡镇。93栋温室大棚内,摆满了水稻钵盘。一粒粒稻种,均匀地散落在黑土中,已经露出细嫩的小芽。为了进一

04 2020年4月30日 星期四 编辑 王洪伟三农

Email:[email protected] 电话:(0431)88600592

三农短波

4月,大安市月亮泡镇。

93栋温室大棚内,摆满了水稻钵盘。一粒粒稻种,

均匀地散落在黑土中,已经露出细嫩的小芽。为了进一

步提高稻米品质,大安市金田水稻种植合作社6000公顷

稻田,全部用来种植“绿色”水稻。

金田水稻合作社是大安市裕丰粮贸有限公司的主要

种植基地。此时,裕丰院内正机器轰鸣,刚加工好的大米

被包装成袋。产品展区,“嫩江春”“向海湖”“嫩江古河

稻”“梁家米坊”等品牌,将被销往北、上、广、深等城市。

“一盒10斤装的大米从几十元到近百元不等,近几

年销量很好。”合作社理事长李雅繁告诉记者,他们不仅

要提高绿色大米的种植标准,还与几家科研单位合作开

发功能米新项目。

减肥控药减肥控药 绿色种植创品牌绿色种植创品牌

早春时节,黑土地上还未开犁。大安市金田水稻种

植合作社早就忙活起来。

运土、装盘、撒种、摆盘……“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一

年的收成,全指望着春天。苗出得壮不壮、齐不齐直接影

响着一年的产量。”农民老袁告诉记者。

为了提品质、创品牌,大安市裕丰粮贸有限公司实行

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方面成立了家庭农场,实现了主导

品种品质、产量的高度管控;一方面成立了金田水稻种植

合作社进行订单式种植。

月亮泡镇位于大安市区西北部,背靠月亮泡,东临嫩

江湾。充沛的水资源、特殊的土壤条件、科学的种植技术

让这里的稻米以弱碱性著称。近年来,生产绿色弱碱性

稻米,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目前,2000多户农民

成为金田水稻种植合作社的成员,总计整合种植面积

4500公顷。合作社的稻农们以大安市裕丰粮贸公司为

加工、销售依托,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组织

经营模式,形成了一个稳固的产销一体化新型农村产业

链条。

“春季,由公司统一给合作社和农户提供优质种子、

有机肥等农用物资;秋季,公司统一收购,保证了水稻的

种植标准和产量、品质的持续稳定。”李雅繁说:“为了产

出好吃、营养又安全的大米,我们在种植和田间管理上从

来不敢有半点儿松懈,一丝不苟把控好三道关。一是选

种关,每年都要把可种植的优秀品种进行一次优选、优

化,在产量和食味值间做一个科学的均衡,把好吃作为

首要的优选条件。二是施肥关,秉承科学施肥的理念,

经济施肥、环保施肥、精准施肥,根据产前测土配方,缺

啥补啥,缺多少补多少。并逐年减少化肥用量,用有机

肥、生物菌等提高土地肥力,化肥用量减少了一半左

右。三是用药关,在防治病虫害方面,坚持使用物理防

治、生态防治和生物防治,控制化学农药用量,保证粮

食的清洁度。”围绕这“顾命”三关,合作社不仅统一给

农户提供种、药、肥,也提供专家的技术培训和农技人

员上门服务。

李雅繁指着不远处的一块空地说:“这里正谋划建一

座有机肥厂,投产后将首先满足合作社用量,然后辐射更

多农户和地块。”

好土、好种、好肥和好的田间管理方法,有力地保证

了大米品质逐年提高,大米品牌也随之越来越响,农业效

益逐年不断增加。

三产融合三产融合““一亩田一亩田””里寻乡愁里寻乡愁

“水稻田,是乡村最美的风光。夏天,绿油油的稻苗,

散发着特有的清香。到了秋天,一眼望不尽的金灿灿,特

别迷人……”说起稻田之美,李雅繁满脸醉意。

有了产量、质量、信誉和效益的基础支撑,合作社开

始将目光从物质转向精神,着手提升田园风光,建设乡村

休闲旅游的配套设施。来到金田水稻基地,只见门前的

河塘已被修建成了钓鱼塘,钓鱼塘下游修建了江南风情

的小桥。不远处一座小小的“步高山”点缀着一望无垠的

水稻田。

合作社的办公楼大厅,已经被布置成大米文化展示

馆,内部还设有几个精致小巧的民宿,供游客休息、用餐。

2017年,这里被省农委评为“吉林省休闲农业和乡

村旅游四星级示范企业”。但在李雅繁心里,眼前的一切

离她理想的样子,还相差很远。

从今年开始,李雅繁就要把家庭农场的300公顷土

地规划出来一部分,用于发展“私人订制”水田,以亩为单

位,进行预订出售及全年代管,通过这种方式与广大客户

形成深度互动。

李雅繁告诉记者:“‘一亩田’这种私人订制式的销售

方式,可以满足很多城里人寻找乡愁的心理。城里人举

家来到这里度假,不仅可以观赏田园风光,参加劳动,更

可以了解很多农耕文化。”

不久的将来,金田水稻种植合作社就将打造出一个

现代田园体验中心,中心的功能将涵盖大米文化溯源、家

庭短途旅游、亲子农业教育、休闲农业采摘、民俗文化等

内容,中心将定向为项目渠道伙伴及客户提供立体式的

服务和营销辅助内容以提升市场占有率。

记者在合作社未来规划方案中看到,未来几年,合作

社还将把重点放在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

展上,让更多的贫困户和农户充分享受产业融合带来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未来公司的基地将建设成智慧养

老、候鸟式养老、信息化养老、中国式养老的新形式。

集约释放动能集约释放动能 带动带动500500户贫困户脱贫户贫困户脱贫

65岁的袁胜正忙着将育苗钵盘摆放在撒籽机上。

“这活儿不累,还能贴补家用。”袁胜告诉记者,他是村里

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老伴常年有病,丧失了劳动力。高额

的医疗费用,让家里负债累累。最近几年,合作社和农民

搞订单生产,袁胜便和合作社签了订单。“种子、化肥、技

术,啥也不用管,秋后合作社收稻子的价格还比市场价格

贵。这一块就给我增收不少。”袁胜说,因为水稻种植已

经全程机械化了,人力就被解放出来,他每年大部分时间

都在合作社打零工。

不仅仅是袁胜,从2017年开始,合作社以及裕丰粮

贸公司已经通过水稻种植项目直接扶持130多户贫困

户,每公顷稻田可为贫困户增收3000元;通过大棚项目

为93户贫困户每户分红1200元;通过金融扶持项目每年

为120户贫困户每户分红3500元……仅此几项就为各类

贫困户增加收入100多万元。此外,还尽可能为有劳动

能力的贫困户提供劳务机

会。据了解,合作社累计持续

带动贫困户513户,其中残疾

户36户。

4月的春光格外明媚,正

是一年春好时。育苗大棚内,

农民们正在往来奔忙,用点点

滴滴的汗水浇灌着希望,用辛

勤的劳动培植着梦想。

种好稻种好稻 创品牌创品牌——大安市金田水稻种植合作社备春耕见闻

本报记者 孙翠翠

4 月 22 日,雪后气

温骤降。梨树县十家堡

镇铁岭窝堡村驻村第一

书记杨光起了个大早,

来到幸福华宇果蔬产业

园察看葡萄苗的长势。

占地7公顷的高标

准日光暖棚安坐于村路

一侧。“4月17日我们就

已经完成了1.2万棵葡

萄苗的移栽,这两天气

温低,得时时刻刻查看

大棚的温度,不能有任

何的闪失。”杨书记说,

作为铁岭窝堡村扶贫产

业项目,20栋葡萄大棚

直接影响着这个村子一

年的收入。

铁岭窝堡村全村总

人口1850人,人口老龄

化严重,种植结构单

一。2015年年末,建档

立卡贫困户57户,被定

为省级贫困村。2019

年 5月,吉林省华宇集

团党委与铁岭窝堡村结

成“亲戚”,开启“基层

党建结对共建,促脱贫

攻坚”的帮扶模式。

党建在扶贫工作中

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只有扎扎实实把基层支

部建设好,才能原原本

本把党的脱贫攻坚工作

落实好。“建设标准化党

员活动室,配备党员读

物,完善‘三会一课’制

度,组织村民参观城市

社区,赴双辽宝山村学

习扶贫经验”……一系

列的帮扶措施,充分释

放出“红色引擎”强劲动

力,通过学习调研,让铁

岭窝堡村党员干部拓宽视野,也明确了必须因地制

宜、大力发展扶贫产业的思路。

依托铁岭窝堡村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土地资

源,铁岭窝堡村决定种植藤稔葡萄。起初,一些村民

并不理解,第一书记杨光与村党支部成员挨家挨户

普及发展棚膜经济的好处,打消村民的顾虑。

2019年11月,华宇集团注入资金100万元,建

设铁岭窝堡村幸福华宇果蔬产业园。产业园规划用

地7公顷,分两期进行,一期建设20栋果蔬大棚,总

面积达2.6万平方米,打造绿色、环保、具有地域特

色的高端品牌果蔬农产品种植示范基地,为四平城

区高端小区及商圈提供优质的果蔬农产品,产品将

辐射我省周边地区。

“每栋大棚可增收4万元,带动全村53户贫困

户、94人增收,同时解决周边村民就业问题。”杨

书记的账算得很精细。他告诉记者,华宇集团还

和村里签订了《绿色农产品购销协议》,不需要农

民零散售卖,采取包销包购的形式,一方面解决了

华宇社区5000多户居民日常生活的缺口,另一方

面,产销对接,减少销售环节,使农民的效益实现

最大化。

梨树县铁岭窝堡村:

党建引领+

产业扶贫

托起农民致富梦

本报记者

王伟

投放贷款8000万元支持水利建设

本报讯(黎阳)近日,农发行辽源市分行投放

水利建设中长期贷款5200万元,用于进一步支持

辽源市龙山区渭津河北岸河道防洪、修复生态和

绿化项目建设。至此,今年以来该行对此项目贷

款投放累计达8000万元。该项目建成后,将提高

渭津河防洪护坡水平,保障行洪通畅,减少洪涝灾

害。同时,能够带动地方就业,大大改善区域整体

生活和投资环境,进一步强化区域基础设施功能,

提升城市总体形象,对区域发展和招商引资起到

推动作用。

支持玉米收购助力春耕生产

本报讯(范靖)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

势,切实保障种粮农民利益,最近,镇赉县农发行克

服困难、抢抓机遇,全力开辟复工复产“绿色通道”,

大力支持玉米收购助力春耕生产。目前,已累计向

3户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投放4450万元粮油收购贷

款,信贷资金支持收购贸易玉米2.59万吨,为企业

提供了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切实履行了国家赋予

农发行的政策性金融职责。

开辟“绿色通道”服务春耕春灌

本报讯(袁建国)日前,国网乾安县供电公司党

委立足农业生产,开辟“绿色通道”,组织共产党员服

务队分工协作,保障春耕用电需求,着力将疫情对复

工复产的影响降到最低。

该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深入让字镇大霞村大

棚种植基地,检查用电线路和用电设备,为农户开

展安全用电知识宣传,调查春耕春灌信息,制订春

耕春灌复电计划,开辟送电“绿色通道”。为确保

春耕春灌用电无忧,队员们针对春耕生产特点对排

灌线路、设备进行巡视,检查检修配电箱5个、低压

线路1000米,低压电缆500米。他们及时排除安全

用电隐患,主动与当地政府、农户衔接沟通,了解

春耕生产用电需求,现场指导农户安全科学用电,

合理安排电网运行方式和停电检修计划,优先确保

春耕生产用电。

今年45岁的刘晓平,高中毕业后,先后到韩国、日本务

工。2006年,他结束国外工作,返回家乡开始自主创业。

2013年他抱着改变家乡面貌、为乡亲们做点实事的想法,放

弃了龙润公司副总经理的职务,回到梅河口市山城镇东花园

村,扛起村党支部书记的担子。2015年他带领23户农民创立

了梅河口市回归自然粮食种植合作社。

创业之路是艰难的,合作社当年种植地黄等中药材80

亩、打瓜70亩、大榛子50亩,因天气及市场价格因素地黄、打

瓜都亏损了。入社农户有了不同的声音,村民邻里产生了异

样的眼光,但这些并没有让他退缩。他带领合作社骨干到周

边考察学习,借鉴经验、学习种植技术,合作社不但没有在竞

争激烈的市场中被淘汰,反而以可靠的信誉和过硬的质量以

及良好的服务站稳了脚跟,事业蒸蒸日上。他利用各种途径

宣传自己的产品,无论是外出参观考察,还是培训学习,都带

着合作社的大米、油品、果蔬宣传资料等,并通过惠农网、一亩

田、农商网、梅河臻品等电子商务平台,快手、抖音、微信朋友

圈等自媒体销售产品,合作社的大米、葵花籽油、紫苏籽油等

远销南方各大城市,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合作社和村里农户做订单回收种植,也帮助村里的百姓

销售农产品,为乡亲们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录用6名本村家

庭困难的村民,为他们提供稳定的工作及收入,解决了这些贫

困家庭的实际困难。

2018年3月,刘晓平被确诊舌癌,手术切除了他的淋巴及

舌头的三分之一,两次被送进抢救室抢救,放化疗近60天,整

个人瘦了60多斤,连续4个多月的时间无法进食,只能靠牛

奶、水等维持生命。在术后还未恢复好的情况下,他就返回工

作岗位继续工作。在村屯环境整治时,合作社拿出4亩多地

作为窑地屯42户人家柴草垛集中堆放处,解决了乡亲们的

困难。在他的带领下东花园村“百村示范”工作走在全市的

前列。合作社又流转土地40亩用于种植油葵、紫苏等经济

作物,打造油葵花花海、紫苏叶采摘观赏,观赏和经济价值

两不误。合作社现如今榛果也已成林,粮油作物种植面积

不断扩大。

2019年他参加了省农业农村厅和省外办组织的赴日本

研修学习。曾经在韩国、日本工作过的他,对韩国、日本的先

进农业生产模式比较了解,从棚膜种植到畜禽科技养殖等节

时省工的生产技术都令他兴趣浓厚,特别是农产品质量好、外

观美、价格高,更让他触动很大。此次有目的的学习,让他更

开拓了眼界。在日本学习期间,他仔细聆听各个领域的技术

讲解,认真观摩日本农业机械现代化、农作物安全性生产、农

产品精细化包装储存、农产品城乡一体化直通车、人居环境常

态化等方面的情况,激励着他更坚定地走农业现代化之路。

病魔没有阻挡他创业创新的脚步,他想的是如何改变农

户的传统种植模式,如何能进一步把农产品一二三产业更好

地融合,如何借助农村人居环境大改变的契机做好乡旅产

业。2020年他要建一个粮油精炼加工厂,把豆油、葵花籽油、

紫苏籽油做得精细化、品牌化。试行在榛果园做林下溜达鸡

和笨大鹅养殖,逐步完善种养结合体制机制。主打窑地屯大

米品牌,优亩良田食用油品牌的推广,以农村电商服务平台为

载体,拓展销售,增加农民收入。尝试可视农产品种植,借力

乡旅人气扩大采摘项目。成立农特产品供销服务中心、农家

乐等项目。每当乡亲们提起现在的富裕生活,都会想起刘书

记,并为他竖起大拇指。

几年来,刘晓平先后获得梅河口市农民致富带头人、优秀

村书记和梅河口市百村示范工程领头雁等荣誉称号。

逆风奋飞的领头雁——记梅河口市回归自然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晓平

本报记者 张力军

本报讯(记者陈沫)今年,通化市按照“国

土绿化三年行动”方案要求,以开展“森林通

化、绿美精品创建年”活动为主题,计划更新

造林和森林抚育3.5万亩,其中,更新造林

8000亩,森林抚育2.7万亩,造林与补植计划

用苗805万余株。

把好“三个关口”。严把设计关,对造林

地块多、还林难度大的乡镇,采取一山一山

规划、一坡一坡造林,合理确定树种,科学选

择苗木,做到一次成林。严把苗木关,采用

良种壮苗,实行种苗“一签两证”制度,坚持

就地就近调运,春季现起现栽,严禁“人情

苗”“关系苗”上山。严把栽植关,坚持适地

适树原则,鼓励农民选择乡土树种营造针阔

混交林、红松经济林等,保证造一片、活一

片、成一片。

他们将25度以上县级公路两侧、林中挂

画地、河流库区周围陡坡地、生态重要区域作

为重点,确保停下来、造上林。采取乡镇自

筹、部门支持、林业争取、群众自主投入、招商

引资等多种方式,确保还林资金需要。提前

预定造林苗木,对确实有困难的造林农户,由

乡镇或村帮助安排落实。落实“谁造谁有、合

造共有,允许继承、转让、租赁”的政策,原则

上谁破坏、谁恢复,对抵触情绪大、不愿还林

的,采取村集体统一收回,对外重新发包或转

包等方式,保证按期还林。同时,鼓励大户和

社会团体跨行业承包造林,统造统管,成林后

与农户利益分成,并合理解决好造林绿化权

属争议难题。

截至目前,全市造林地块、绿化地段已全

部落实,造林设计工作基本完成。

通化市春季造林绿化拉开序幕计划更新造林和森林抚育3.5万亩

本报讯(记者冯超)4月末的集安刚刚进入春天,位于303国道

旁的钱湾村,更是树木葱郁,漫山的桃花、梨花、杏花、苹果花,一片

片花海令人驻足神往;一间间风格各异、干净整洁的民宿,吸引着来

自全国各地的旅游爱好者。如今的钱湾村,是出了名的“网红”村,

春季赏花、秋季采摘,乡村旅游推进乡村振兴,村民们腰包也越来越

鼓。

钱湾村距集安市区5公里,位于303国道旁,具有较强的交通

优势,在这里,民宿已形成规模集聚效应。2018年,钱湾村乡村旅

游整体提升项目被列为集安市全域旅游重点项目。除了303国道

沿线以外,钱湾村还重点对钱湾村夹皮沟(即钱湾村5、6组)进行

了提升改造,例如民房旱改厕、传统农房变精品民宿、低端农家乐

升级到中高端主题餐饮。将钱湾村打造成集水果采摘和乡村民宿

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集安市旅游局派驻钱湾村第一书记姜

莹莹告诉记者:“我们依托现有资源,不搞大拆大建,引导群众参

与,统一经营管理。”

如今的钱湾村大变样,结合村庄环境整治、农村公路建设、厕所

革命、河道修复和农房改造等美丽乡村建设。道路宽了,一排排民

宿在杏花、桃花的映衬下,如同水墨画一般。通过挖掘水果文化、果

树科普知识和本土手工匠人等内容,钱湾村还对村庄旅游进行创意

设计构思,充分利用采摘游、研学游、艺术写生和工坊体验等渠道,

促进休闲农业、文创农业、特色民宿和手工坊观光体验等新模式、新

业态蓬勃发展。每到旅游旺季,纷至沓来的游客让村民们应接不

暇。“家里有客人,单日收入就有上千元。”回想起去年“十一”黄金周

期间宾客盈门的场景,村民任艳敏的喜悦溢于言表。

集安市钱湾村:

乡村游必打卡的﹃网红﹄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