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 No. 142013 4 84 開啓 peer-to-peer 學習歐洲史的新起點 ── 「台灣歐洲史跨領域研究部落格」出刊序 花亦芬(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我個人學習歐洲史的經歷比較特別, 是在德國從大學一年級重新讀起。這樣的 經歷常常讓我思考,在臺灣如何教好歐洲 史?答案,其實很簡單,就像如何學會在 大海裡游泳,就是放膽下去游吧!親自到 小浪與大浪裡,親自去知道何謂暗礁,何 謂海溝,也學會去知道如何放鬆享受波浪 的溫柔與美麗,欣賞海天濤濤的廣闊與無 垠。答案,很簡單;但該如何做到,如何 帶領學生一起到知識的汪洋裡,學會游向 陌生歷史時空的彼岸,在臺灣,卻不是容 易的。 我常常告訴學生,學習世界史,要有 補破網的耐心與能力。不可能有一套知 識、一套理論、一套方法,是可以讓人學 了以後就安枕無憂。西方歷史學注重反省 舊知,不斷探索認識人類過往新的視角, 也重視古今之間的對話。沒有人敢說,自 己掌握了哪個時期所有的材料與文獻。因 此,重要的是,培養自己不斷學習,不斷 敢於重新認知的能力;就像補破網一樣, 知道自己的魚網本來就有很多漏洞,在捕 魚過程中更常常會被咬出很多新的破口, 但要勇敢去面對自己過去不熟悉的新材 料、新思考。 回到臺灣教書十餘年,我很感恩,一 直有願意認真學習歐洲史的學生。他們的 人數也許不多,但是當這個社會經常責難 年輕世代是逸樂「宅」世代時,我卻在他 們身上看到希望。他們未必都會走上學術 的路──我也不鼓勵他們每個人都走上學 術的路,但是,我知道,他們今天為自己 青春歲月所下的工夫,日後會帶領我們去 看一個廣闊新世界:那是充滿好奇,帶著 和平信念,健康開朗地與世界聯結的臺灣 新世代開創出來的視野。 幫助他們能夠跟廣大世界產生美好聯 繫的觸媒,網路功不可沒。沒錯,作為大 學老師,網路帶給我們許多困擾。學生的 寫作能力變得片段而零碎;他們常常沒有 耐心好好讀完一本書,因為習慣到網路上 東抓一點,西抓一點。他們對外在世界的 認知與回應是直覺式即時的回應,但不一 定經過安靜思考。然而,既然這是新世代 必然面對的溝通與求知新生態,我仍然願 意鼓勵他們、陪伴他們,學習為網路世界 播下美好的知識種子,學習在網路世界裡 製造善的循環,散播正向影響的力量。網 路世界的可貴,在於它不是少數人或一群 人可以宰制的。傳統歷史文化裡的「主流」 與「精英」在網路平臺裡消失了,年輕世

開啓 peer-to-peer 學習歐洲史的新起點 ──「台灣歐洲史跨領域研 …homepage.ntu.edu.tw/~history/public_html/09newsletter/14/newslett… · 達,溝通西方學界與華文讀者之間的距

  • Upload
    others

  • View
    5

  • Download
    0

Embed Size (px)

Citation preview

  •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 No. 14∕2013 年 4 月 84

    開啓 peer-to-peer 學習歐洲史的新起點 ──「台灣歐洲史跨領域研究部落格」出刊序

    花亦芬(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我個人學習歐洲史的經歷比較特別,

    是在德國從大學一年級重新讀起。這樣的

    經歷常常讓我思考,在臺灣如何教好歐洲

    史?答案,其實很簡單,就像如何學會在

    大海裡游泳,就是放膽下去游吧!親自到

    小浪與大浪裡,親自去知道何謂暗礁,何

    謂海溝,也學會去知道如何放鬆享受波浪

    的溫柔與美麗,欣賞海天濤濤的廣闊與無

    垠。答案,很簡單;但該如何做到,如何

    帶領學生一起到知識的汪洋裡,學會游向

    陌生歷史時空的彼岸,在臺灣,卻不是容

    易的。

    我常常告訴學生,學習世界史,要有

    補 破 網 的 耐 心 與 能 力 。 不 可 能 有 一 套 知

    識、一套理論、一套方法,是可以讓人學

    了以後就安枕無憂。西方歷史學注重反省

    舊知,不斷探索認識人類過往新的視角,

    也重視古今之間的對話。沒有人敢說,自

    己掌握了哪個時期所有的材料與文獻。因

    此,重要的是,培養自己不斷學習,不斷

    敢於重新認知的能力;就像補破網一樣,

    知道自己的魚網本來就有很多漏洞,在捕

    魚過程中更常常會被咬出很多新的破口,

    但 要 勇 敢 去 面 對 自 己 過 去 不 熟 悉 的 新 材

    料、新思考。

    回到臺灣教書十餘年,我很感恩,一

    直有願意認真學習歐洲史的學生。他們的

    人數也許不多,但是當這個社會經常責難

    年輕世代是逸樂「宅」世代時,我卻在他

    們身上看到希望。他們未必都會走上學術

    的路──我也不鼓勵他們每個人都走上學

    術的路,但是,我知道,他們今天為自己

    青春歲月所下的工夫,日後會帶領我們去

    看一個廣闊新世界:那是充滿好奇,帶著

    和平信念,健康開朗地與世界聯結的臺灣

    新世代開創出來的視野。

    幫助他們能夠跟廣大世界產生美好聯

    繫的觸媒,網路功不可沒。沒錯,作為大

    學老師,網路帶給我們許多困擾。學生的

    寫作能力變得片段而零碎;他們常常沒有

    耐心好好讀完一本書,因為習慣到網路上

    東抓一點,西抓一點。他們對外在世界的

    認知與回應是直覺式即時的回應,但不一

    定經過安靜思考。然而,既然這是新世代

    必然面對的溝通與求知新生態,我仍然願

    意鼓勵他們、陪伴他們,學習為網路世界

    播下美好的知識種子,學習在網路世界裡

    製造善的循環,散播正向影響的力量。網

    路世界的可貴,在於它不是少數人或一群

    人可以宰制的。傳統歷史文化裡的「主流」

    與「精英」在網路平臺裡消失了,年輕世

  • 開啓 peer-to-peer 學習歐洲史的新起點

    臺大歷史系學術通訊 No. 14∕2013 年 4 月 85

    代彼此之間的對話與互相啓發卻變得重要

    了。

    「台灣歐洲史跨領域研究部落格」就

    是為大學部學生而設的園地,主要的自我

    定位是學術性質的 e-journal,鼓勵大學部

    或更高年級同學為值得推薦的外文好書撰

    寫書評,並藉此幫助華文世界讀者更快吸

    收歐洲史研究的新知。書評的編輯由臺大

    歷史系大學部同學與學術資歷更深的學長

    姊自行組成編委會,對可以刊登的文章透

    過面對面的溝通討論,進行多次修正與校

    閱。希望透過仔細編修的過程,讓作者與

    編輯一起學習,如何以平實易懂的學術表

    達 , 溝 通 西 方 學 界 與 華 文 讀 者 之 間 的 距

    離。希望藉由一年一年、一屆一屆的持續

    累積,為臺灣歐洲史教學建立 peer-to-peer

    的學習新模式,也提供這群年輕新世代與

    社會大眾以及中學師生積極對話的平臺。

    我相信每一位參與的同學都努力付出,對

    提升臺灣的知識教育水準充滿熱情,因此

    也希望大家多多給予這些年輕學子鼓勵。

    如果有需要引用這個部落格的文章,請透

    過本部落格事先徵得作者的同意。

    每個成年人都走過年輕歲月。年輕,

    不免稚嫩,腳步或許不穩,但卻有足夠的

    活力可以開創無限發展的可能。為這些美

    好的可能,謹以這個部落格帶領他們走上

    一個新的旅程,陪伴他們跨出第一步,起

    身去探索屬於他們自己的新世界。

    ▲「台灣歐洲史跨領域研究部落格」,網址:http://europeanhistory2013.blogspot.tw/